段克己
【注释】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寄:赠送。彦衡济之:人名,姓李。仲坚、景纯:人名。 【赏析】这首词的上片写重阳佳节,酒席上宾朋满座。下片写登高远眺,感慨人生短暂,劝人莫惹闲愁。 “酒满金尊客满楼”,重阳佳节,人们欢聚一堂,畅饮美酒。这一句写宴会气氛热烈,宾客众多。 “美人清唱眼波秋”,美人在宴会中清唱歌曲,眼中秋波传情,增添了节日气氛。这句写宴席上歌声悠扬,美女们眼神含情脉脉。
诗句释义 断送春光唯是酒。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无奈,因为只有饮酒才能暂时忘记这即将结束的春天。 玉杯重卷纤纤手。 - 描述了一个温柔的场景,有人轻握着酒杯,可能是在为某个人斟酒。 檀板轻敲歌欲就。 - “檀板”指的是古代打击乐器的一种,这里用来象征音乐的旋律。轻轻敲击着檀板,仿佛是在邀请某人共舞一曲。 眉黛皱。 - 这里的“眉黛”指代女子的眉毛。眉头微皱
这首诗是苏轼在山居时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句释义: 1. 归去来兮,渔歌樵唱,觅愁愁在那边。 译文:回归自然,以渔歌樵唱为乐,寻找心中的忧愁。 关键词:归去来兮(返回自然)、渔歌樵唱(指吟咏山水的诗文或民间歌曲)、觅愁(寻找忧愁)。 赏析:诗人在山中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通过渔歌樵唱的方式,寻找心中的忧愁
【诗句释义】 一片花飞春已暮。 那堪万点飘红雨。 白发送春情更苦。 愁几许。 满川烟草和风絮。 常记解鞍沽酒处。 而今绿暗旗亭路。 怪底春归留不住。 莺作驭。 朝来引过西园去。 【译文】 一片片花瓣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落,令人感到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了, 怎能忍受万点飘落如雨般的花朵,让人更添了几分惆怅。 白发人送走春天,心里更加难过, 愁绪有多少啊,就像满川的烟雾,随风飘荡的柳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作的理解。首先,理解词中关键词语的意思;然后,把握整首词的大意,并结合注释进行赏析。“灯火”句:春夜寂静,只有灯烛映照出一片萧条的景象。“荒山”句:荒山之上,月上时分,传来远处村中的鼓声。这两句是写景。“羁客”句:诗人身在异乡,漂泊无定,因此有羁旅之愁,愁绪难以排解。“千万缕”句:羁旅之愁,千丝万缕,无处安排。这一句写羁客之愁。“醉酒”三句:诗人酒醉之后乘风而归,随处漂泊
月上海棠 住山活计宜闻早。身世沧溟一沤小。日月两跳丸,迭送人间昏晓。朱颜换,风雪俄惊岁杪。 敝衣旋补荷盈沼。算骑鹤扬州古今少。休苦似吴蚕,刚把此身缠绕。君知否,我自无心可了。 译文: 清晨的露水在海棠上闪烁, 隐居山林的生活要尽早开始。 人的一生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渺小。 日月交替如同弹丸般快速, 昼夜更替人间的晨昏。 青春易逝,转眼间已到年尾。 修补破旧的衣服,荷叶池边映日荷花盛开。
【译文】 国泰民安的时候用不着经纶之才,暂且把文章和欧九一起吟咏。 秋日晴朗,天气湛蓝,山光水色,美不胜收。 留我饮酒,但愿樽中酒满。 我随时到处都带着鸱夷之囊,寻觅山鸟和山花作伴。 尘世间自有薰莸混杂,抱着瑶英与君共嗅芳香。 西风拂面,归去时长袖飘飘。 【赏析】 《月上海棠·其二》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一首词,词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注释】 百花飞尽彩云空:百花凋谢,彩云消失。 牡丹丛:牡丹花丛。 始潜红:才露出红色。 培养经年:经过一年的培养。 造化夺天功:大自然的造化胜过了上天的功劳。 脉脉向人娇不语:脉脉含情地向人娇羞地不说话。 晨露重:早晨的露水很重。 列仙宫:指仙人居住的宫殿。 翠帷重:绿色的帷幔重重。 瑞光融:祥光融和。 烁烁红镫:闪烁的红色的灯笼。 错绿蟠龙:错落的绿色龙盘绕着。 天香:天上的花香。 夜来风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 在江城的喧嚣中,我常常违背了初衷,怀念起那山林中的潇洒之趣。 城市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尘土,玷污了我的儒士帽。 镜中的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红润。 我倾尽囊中所有,想要购买青山绿水,种下一片闲花。 我要酿造美酒,享受清欢,摆脱尘世的烦恼。 功名之事,可以放在一边,现在我要享受生活,品味人生。 铁笛横吹,牛背上稳如船。 骑一匹细马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与评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应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圈出诗句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并结合注释和相关文化知识进行分析、赏析。 【答案】 译文:春去春来谁作主?怨他昨夜江头雨。把酒问春春不语。头懒举。乱红飞过秋千去。芳草淡烟江上路。鹧鸪声里斜阳暮。风外榆钱无意绪。空自舞。如何买得青春住? 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 ②渔家傲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