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渔歌樵唱,觅愁愁在那边。
承流委顺,万事没机关。
眼底江山如画,松环抱、修竹当前。
君便有,侯封相印,到此也须还。
人生消底物,百年都付,茆屋三闲。
但卷舒以道,到了何难。
日月消磨双鬓,中原信、未报平安。
蒙头睡,日高慵起,帘影上三竿。

这首诗是苏轼在山居时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句释义

  1. 归去来兮,渔歌樵唱,觅愁愁在那边。
    译文:回归自然,以渔歌樵唱为乐,寻找心中的忧愁。
    关键词:归去来兮(返回自然)、渔歌樵唱(指吟咏山水的诗文或民间歌曲)、觅愁(寻找忧愁)。
    赏析:诗人在山中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通过渔歌樵唱的方式,寻找心中的忧愁,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 承流委顺,万事没机关。
    译文:顺应水流的自然趋势,万物都在自然而然地运转。
    关键词:承流委顺(顺应水流的趋势)、万事(万物)、没机关(没有固定的规律)。
    赏析:诗人认为,顺应自然规律,万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一种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3. 眼底江山如画,松环抱、修竹当前。
    译文:眼前所见的江山美景如同画卷,四周被松树环绕,竹林环绕。
    关键词:眼底江山如画(眼前的景色如同美丽的画卷)、松环抱(松树环绕)、修竹当前(周围有修长的竹子)。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4. 君便有,侯封相印,到此也须还。
    译文:即使你拥有侯位和相印,到了这里也要放下名利,回归自然。
    关键词:君便有(你拥有)、侯封相印(侯爵和宰相的官职)、到这里也须还(在这里也要放下名利,回归自然)。
    赏析:诗人认为,即使拥有高位和荣誉,也要懂得放下,回到自然的怀抱中。

  5. 人生消底物,百年都付,茆屋三闲。
    译文:人生所追求的东西都是虚无的,百年时光都付于茅屋,只求三间空闲之地。
    关键词:消底物(虚无的东西)、百年(一生)、茆屋三闲(茅屋三间空闲之地)。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人生的虚无和追求简单的生活态度,传达了他对于生活的哲学思考。

  6. 但卷舒以道,到了何难。
    译文:只要保持谦逊和谨慎,就能达到道的境界,有何困难呢?
    关键词:卷舒以道(遵循谦逊和谨慎的原则)、到了何难(有什么困难呢)、道(道路、原则、境界)。
    赏析:诗人强调,只要保持谦逊和谨慎,就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7. 日月消磨双鬓,中原信、未报平安。
    译文:日月无情地消磨着双鬓,中原的消息传来,我却没有收到平安的消息。
    关键词:日月消磨双鬓(时间无情地消磨着年华)、中原信(中原的消息)、未报平安(没有收到平安的消息)。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中原战事的担忧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8. 蒙头睡,日高慵起,帘影上三竿。
    译文:蒙头大睡,太阳高高升起了还懒得起床,帘幕的影子已经映照着三根竹竿了。
    关键词:蒙头睡(蒙头大睡)、日高慵起(太阳高高升起了还懒得起床)、帘影上三竿(帘幕的影子已经映照着三根竹竿了)。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懒散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这首诗是苏轼在山居时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认为,顺应自然规律,万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一种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认为人生所追求的东西都是虚无的,百年时光都付于茅屋,只求三间空闲之地。只要保持谦逊和谨慎,就能达到道的境界,有何困难呢?诗人强调,只要保持谦逊和谨慎,就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此外,他还表达了对于中原战事的担忧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