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接流晴灌菊,陟巘昼扪萝。 地僻经行少,心闲兴趣多。 注释:沿着水流灌溉菊花,登上山巅抚摸着藤萝。因为地方偏僻,所以行走的人很少;心境平静悠闲,所以兴趣自然也就多了。 瘦筇县树底,坏衲晒岩阿。 清盥无馀事,因笺证道歌。 注释:在山脚下的树木底下,将破破烂烂的衲衣晾晒在岩石上。由于没有其它事情要做,于是写了一首证道的歌曲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
南浦:南边水边,指松江之会波村。 九山:指松江城北的九龙山。 沟塍畎浍:田间小道和沟渠。 竹树间:竹丛中。 武陵风概:指晋陶潜《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与世隔绝、人迹罕至的桃花源。 停云子居:指隐者张翰(字季鹰)的居所,在松江。 一舟:指作者自乘的小艇。 中流:江河中段。 投竿:抛钓竿。 弹琴:弹奏琴。 呼酒独酌:饮酒自酌。 哦咏:吟咏。 陶谢韦柳: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谢灵运、韦弘微、柳恽。 中吕调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酹江月”、“大石春景”。此调为宋人自度曲。双调一百零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上片四句,下片九句。起首两句,写佳节重阳时感怀故国之事;第三、四句,写故园荒凉之状及作者的感慨;第五、六句,写作者对旧友的思念;第七、八句,写自己身在异乡,心系故乡;第九、十句,写对山林的留恋之情。 黄花白发,又匆匆佳节,感今怀昔。 黄花:菊花,这里指重阳节
【解析】 本诗的大意是:多次丰收年景,上帝体恤农民。旱灾消除了,谁还会埋怨呢?星星之火能燃起熊熊烈焰,螟、蝗虫滋生。禾苗长出,但未结秀穗,一年又苦于饥荒。我精诚祷告上天,愿神灵保佑,降神驱邪,龙膺捷疾先后奔驰。金光流溢,彩虹淫荡,四海云蒸,甘霖及时。大水淹没九野,丰收在望。不灭绝祭祀,这是上帝的祈求。 【答案】 (1)反复歌咏丰收的景象。“屡次丰年”“群生熙”等,突出了丰收的主题。
【注释】 东阁诗悭:东阁(指杭州)诗少,才华不外露。 西湖梦浅:西湖之梦太浅。 阿谁底事频横笛:是谁经常吹笛? 天寒日莫:天气寒冷,日落时,即暮秋或冬初。莫,晚、晚。 病鹤轻啄:病中的仙鹤轻轻地啄食。 情薄:情感浅薄。 东风恶:东风又起,气候寒冷。 飞璚:梅花。 冰魂漠漠:梅花的魂魄清冷而飘渺。 宫妆绰约: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一点,脆圆成,须信和羹问却:最后一句意为“请相信这美味的汤羹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题林亭高士图: - “题”指的是为某物或某人题词。在这里,“题林亭高士图”可能意味着对一幅描绘高士的林亭画进行题词。 - “林亭”通常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园林式亭子。 - “高士”指的是志向远大、品德高尚的人士。 - “图”指的是画作。 2. 岩壑衣冠逸士: - 岩壑:指山崖和山谷。 - 衣冠:这里指穿着整齐的衣服,通常指士大夫或文人。 - 逸士:指的是超脱世俗
【注释】 铙歌:古代军中的军乐,多用来歌颂战争。鼓吹:古代乐器,有钟鼓、笙、笛等。章:乐曲名。屡:屡次。丰年:丰收之年。上帝:指天帝。闵(mǐn):怜悯。农:农民。易:改变。菑(zāi):灾害。为:成为。焉:语助词。旱既甚,金石流:干旱已经十分严重,金石都流了出来。苗恙(yàng)槁(gǎo),民烦忧:庄稼枯槁,百姓忧虑。畴(cú):谁。祈天:祈求上天。致:得到。雨:雨露。曰:说。惟:只有。张君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乐经焚灭乐律亡,乐器不纯乐师瞽。 独有羲农所制琴,位置森严尚存古。 体修三尺六寸奇,负阴抱阳函四时。 上圆下方法天地,前广后杀明尊卑。 沉檀岳尾犀象足,徽铸黄金轸雕玉。 茧丝素弦抽凤筋,髹漆断纹剥蛇腹。 有时漫鼓一再行,泠泉出涧冰峥嵘。 清松脆滑五调协,和乐适怨忧伤并。 岐山峨峨周所起,帝眷拘幽商不祀。 儿寒儿饥儿履霜,残形占梦巫咸死。 狄水弗涉行将归,时不我遘兰猗猗。
永思堂诗为董仲资作 子之于亲,思无不至。 儿子对父母的思念是无微不至的。 生育恩深,与天地媲。 生育之恩深厚如同天地一般。 一别千古,终养莫遂。 与父母分别已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但终不能好好地侍奉他们。 永言孝思,思曷有既。 永远怀念孝思,怎么能够没有这种思想呢? 爰陟我屺,爰陟我岵。 登上我的高台,登上我的高山。 瞻望莫及,心焉如燬。 望着看不到的地方,心中就像被火烧一样。 露雨降濡,秋春收履
注释: 1. 蒲抽翡翠茸茸:用蒲草抽出翠绿色茸毛。 2. 花落胭脂片片:花瓣凋零如同涂了胭脂的碎片。 3. 晓来戏唼游鱼:清晨来到,嬉戏地咬啮游动的鱼儿。 4. 雨霁绿波如练:雨后晴朗,清澈的湖面上泛着细长的绿波,像一条白色丝带。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首句“蒲抽翡翠茸茸”,用蒲草抽出翠绿色的茸毛,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景象;第二句“花落胭脂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