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海塘谣 田于何所,靳公之塘。 公今何在,我田我耕。 昔公未来,潮齧我堤。 浩浩洪流,浸我稻畦。 公之来兮志何壮,稽天之浸身以障。 楗以木,填以壤,隐然长虹横海上。 潮安流,田有秋,温人饱饭卧且收。 靳公靳公胡不留。 稽山摧,潮水歇,靳公之名乃可灭。 逐句解释: 1. 田于何所,靳公之塘。:在何处耕种,是靳公的田地。 2. 公今何在,我田我耕。:现在您在哪里,我就在这里耕种。 3. 昔公未来
诗句解释与赏析: 燕巢叹 - 燕子的飞翔:“燕燕兮于飞”描绘了燕群在天空中的欢快飞行,展现了春天燕子归巢时的生机勃勃。 - 深闺的温馨:“深深兮重闱”则刻画了深宅中的静谧与温馨,暗示着家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 - 日常的忙碌与守候:通过“朝卷帘兮放燕出,暮卷帘兮待燕归”展示了家人为燕子准备食物并观察其归来的情景,表现了一种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 时间的流逝:“朝朝暮暮兮燕无我违”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作者与朋友韩亚卿告别的情景。下面逐句解释: 1. 短日寒无辉,阴云黯将雪。 - 短日:天气寒冷,阳光微弱。 - 阴云:天空布满了阴暗的云彩,预示着即将降雪。 2. 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 - 夫君:对友人的敬称。 - 何之:去哪里。 - 燕山:地名,这里指代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 - 超忽:形容道路遥远而曲折。 3. 至日诏分官,禋祀缀前列。 - 至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把握其思想内容及情感倾向;然后逐句分析,理解诗句的意境、手法等。 本题中,“秋日斋居值雨已而大雪呈韩亚卿二首”是第一部分,作者在斋居时,突降大雪,诗人感慨万千。第二部分“愁霖何富晴,怪雪忽已积”,这是写诗人对这场突然而来的大雪的惊喜之情。第三部分“狂飞九月晦,无乃太急迫”,这是写这场大雪的猛烈。第四部分“宁当大庭贺
凤雏行赠毛锡朋 凤啊,凤哦,多么艰难的遭遇。 第一次出现在虞廷,第二次在岐山响起。 从那时起三千四千年过去了,寂静无声,不闻不见,只听到凡鸟的叫声。 梧桐树茂盛翠绿,竹子结实又高大。 你来得迟了一点啊,看到了德泽辉映而来到朝廷。 一声鸣叫使我朝廷清正,法度贞正,三台明润没有搀枪。 再次鸣叫使我四海太平,礼俗成章,百蛮朝贡没有战争。 你是人中的豪杰,是鸟中的凤凰。
【注】李茂卿:唐玄宗时宰相。大理:司法部门长官,即大理寺长史。嘉鱼:在今湖北省境内。 嗟叹什么才能名与利,奔走海内无穷已。 在纷纷之中谁独超群,嘉鱼两兄弟李茂卿和伯仲。 李茂卿见到道理何太先,三十岁不考进士了。 千里跋涉去访白沙隐士,欲挽南溟供洗耳。 伯卿年轻时曾被贬到京师,三年大理哪曾处理过。 终日支颐望西山,眼近薄书如着迷。 有时开口恣雌黄,上到周公下朱子。 瑰词异论骇旁人,造谤兴讹殊未止。
秋日斋居值雨已而大雪呈韩亚卿二首 其一 玄冥敚秋令,穷阴黯如积。 厢房三日斋,正值霖霪迫。 谁将千万愁,化作日夜滴。 晨厨无炊烟,昼枕多警席。 檐花添霏微,庭草恣狼籍。 亦知官曹尊,咫尺千里隔。 仍闻穷檐下,无复四壁立。 人事岂偶然,天意亦难识。 惟应伫高谈,庶用破愁寂。 注释:玄冥:指冬季的寒气。敚:同“挟”,夹杂。秋令:指秋天的气候。穷阴:极阴,极冷的天空。黯如:昏暗的样子。斋:这里指读书
韩见和复次韵 官曹苦鲜悰,簿领纷然积。 不有同心人,窘然坐拘迫。 泠泠朱丝弦,韵写秋泉滴。 早朝行连裾,暮衙语对席。 新诗每见投,古淡似张籍。 推诚两相予,心肺无间隔。 君如千丈松,独立万仞壁。 而我独何为,一旦为旧识。 尚有少堪疑,扬雄太岑寂。 译文: 韩见和的诗歌再次被我回应,官场的艰辛让人感到沮丧,文件堆积如山。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就会坐立不安,受到束缚和限制。琴瑟之声悠扬动听
这首诗名为《次韵板屋二适 其二 看雪》,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诗句: 吾闻老农言,一冬见三白。 译文: 我听老农说,今年冬天会有三个白色的东西出现。 注释: “三白”通常指的是“雪花”、“霜花”和“冰花”,都是冬天常见的自然现象。 2. 诗句: 来年定有年,无烦问诸易。 译文: 明年一定有个年,不需要去问《周易》了。 注释:
顾宪成在竹间书屋 淮水,流啊流,你从我家门前流过。 宅边不种凡草木,只栽修竹森森如立玉。 年深春雨长儿孙,遂使长淮比淇澳。 竹间有屋小如舟,积书之多如邺侯。 手开三径谁许到,只有二仲时从游。 我生好竹仍好书,何年归去山中居。 俯看书,仰看竹,家无一钱心亦足。 注释: 1. 顾宪成(1550-1612),字元龙,号潜溪,无锡人。明朝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张“以静制动”,反对党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