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衍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诗的作者是李白,他为吴君所画的《历下四帧图》中的第四幅是“宾兴得士”。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大罗天上几筵张,万条红烛相煇光。 龙迎雷拥听名姓,蕊珠仙籍铺中央。 一声堂上都倾耳,莫省裴头与黄尾。 孤寒平地竟飞腾,闻呼毕卓真名士。 我希开閤平津风,稷下髦士来追从。 春花虽多秋实少,百树期收一穫功。 元之拾才有神识,倒海求珠山剖璧。 目迷不失李华文,心赏独有刘蕡策。
【注释】 1. 棠梨:一种树木。 2. 飞杂蝴蝶:形容棠梨花的繁密,与蝴蝶飞舞在一起。 3. 白袂红颜:指女子的白色衣服和红色的面庞。 4. 坟立:坟墓旁边站立。 5. 百滴酒香持劝君:形容酒的香气浓厚,让人忍不住想要劝饮。 6. 漠漠土花浇不入:形容酒香浓郁,连土地里的花都难以承受。 7. 古原:宽阔的原野。 8. 鸳裙凤带:形容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如凤凰和鸳鸯。 9. 异体隔哀乐
我游览了黄河溯寻古迹,每年在潞河停舟。 元代时河西尚未筑城,燕山的征虏亭就在此驻留。 金汤保障百姓载德,庙宇祭祀曾配常开平。 可惜旧城难以重寻,斗母宫还委弃榛棘。 遍寻东南旧城角,不见残碑署王植。 金陵也有明功臣庙,惟侯肖像尚生存。 鸡鸣山上基址荒落,栗主寄托在曹王彬处。 我家宗庙追溯初祖,后来倚靠钟山右王府。 将来子孙贤能或仗,废祀通州再兴举。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黄河治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和现状,表达了对黄河治理的担忧和期望。 首联“禹河故迹屯氏存,支流迤东经鬲津。”描述了黄河的地理位置,禹河的遗迹仍然存在,支流经过鬲津。 颔联“燕齐错壤水利废,近海略见沟通痕。”描述了黄河周边地区的水利情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利设施废弃,只有沿海地区能看到一些沟通的痕迹。 颈联“老黄河身今占种,民力难资官屡空
【注释】 《咏怀》:诗人借咏花抒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世事变迁的洞察。此诗以花为喻,写自己从春到冬的人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玉堂”二句是说美人读书不贪看外面的花事,“游丝”“日丝”两句是说春天来了,燕子飞出屋外,而自己则在屋里欣赏着清寒之气,与世隔绝。末四句是说春风中千万朵花都在舞动,而独有一梅被埋在地下,它的灵魂收敛了香气,只留下雪白一片。 【赏析】
得兮中作诗纪之 陶唐推律正建丑,磬击后夔瑟瞽叟。 笙镛闲作和人神,金石谐声感飞走。 五钟难觏失先型,二典犹传在人口。 周家考工重稽古,羲氏世官宜有后。 省文兮中羲仲同,铭字庚庚得三九。 前追史籀失斯喜,后压邈隶轻颜柳。 推求铣舞合古度,夹钟辰应卯值斗。 购之不惜金满籯,饷我还同印悬肘。 平生耆古比昌歜,真赝从谁别苗莠。 或疑已白即纪侯,大去国心存孝友。 全宗季弟遣微子,舒难贤臣无斗㝅。
兹山是吴楚的屏障,古迹从宋齐时就开始。 小别四年前,重来三月中。 腾身入岩坳,飞步出林表。 历劫几树存,排空万松小。 舍宅今尚存,题名古逾少。 繁华及春馀,浓香发清晓。 红或锦缬然,白疑月华皎。 溪香閟灵药,山静辨鸣鸟。 未穷绝顶游,犹望空烟袅。 吾衰取适志,勇退岂云矫。 幸遇名僧谈,无嫌俗人扰。 入谷亦不深,能使世虑捐。 残春去何驶,满地惊飞绵。 瞻眺故乡近,定省归思悬。 爱此无心云
【注释】 1. 长年:指诗人自己,因年老体衰而感到孤独。 2. 知尔:知道你。 3. 栖客:栖息的客人。 4. 波摇想:波涛摇动时。 5. 转毂:车轴旋转。 6. 纤晖:微弱的阳光。 7. 香缕断:香已尽或香已断。 8. 病息:因病而睡。 9. 尘网暗收:被灰尘蒙蔽的网已经收起来了。 10. 栖萤上裙幅:萤火虫飞上裙子。 11. 病息惊在屋:因生病而惊醒。 12、晓色何劳劳:天色如何显得那么疲惫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炎曦满地红,桐影接天碧。 - 注释:阳光如炽烈的火焰,大地被染成一片赤红色;梧桐树的树影如同绿色的帷幕,覆盖了天空。 -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夏日的景色,炎热的太阳与茂盛的桐树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夏初的气候特点。 2. 中有展书人,歌声出金石。 - 注释: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有人正在阅读书籍,他们的歌声仿佛能穿透金石,传遍四野。 - 赏析
【诗句释义】 寒食时节外出游玩鸾裙拖曳大堤暖,独自燕背花飞远。 城南书客来觅愁,步屩只在林塘幽。 坟头蠛蠓逐人出,却认生人作枯骨。 花闲有楼空数层,残丝眯目愁孤登。 麦苗低迷柏浓腻,绿云如烟染天地。 原头春早花落多,二月踏尽如春何。 花为颜,草为鬓。 华年无多天亦吝,一月春归去年闰。 【译文】 寒食节出游 鸾裙在温暖的道路上拖地,燕子背对花朵飞翔得遥远。 城南的书客来寻找心中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