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诗句及译文 1. 入都拜别先冢:在京都告别祖先的墓地。 2. 孤儿昔作宦,十载一过家:我年轻时曾做官,十年中才回家一次。 3. 大父犹老健,二亲鬓始华:祖父还很健康,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了。 4. 五年失吾祖,母兮亦弃儿:已五年未能见到我的父亲,母亲也抛弃了我。 5. 父幸儿得归,汝才讵适时?:父亲幸好能让我回来,你的才干时运是否恰当? 6. 长跽聆爷言,誓侍爷以老:长时间跪着倾听父亲的训诲
向日冷官爱冷花,秋近城西常驻车。 住僧养菊待客选,载归重九犹含葩。 菜畦豆架纷无数,老我重来选花处。 禅房客断僧亦稀,塔上数铃自相语。 注释:在朝为官的时候喜欢欣赏冷艳的菊花,秋季快到的时候常常在城西停车停留。 住在寺院里的僧人会养菊以招待客人,他们把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采摘回来的菊花称为“重九菊”。 菜地里的蔬菜和架子上的豆类繁多而杂乱,我这次回到这里挑选花。 禅房中没有客人,和尚也很少
题章价人直州寿麟铜官感旧图曾文正靖港之败自沉以殉章掖出之 天人交胜一于定,成败何常死生命。 湘乡宏毅圣者徒,勋业所存要非性。 入屯出险恃原往,得丧区区总退听。 当时设竟从彭咸,知命岂非顺受正? 多君手援在天下,假以护持傥天令。 拯危恻怛宁前知,重为中兴生李晟。 山川再过战声在,箕尾已归哀感迸。 舍生自是儒门真,忍济留资兵事镜。 左记王诗各有激,目击诸艰足旁证。 津津施报妇儿言,莫滓太清心未净。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祯在慈仁寺游览时所作,共七首。每首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内涵。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慈仁寺燔行十稘,突见丹碧成崇祠。 这句诗意为:慈仁寺内焚烧了十次,忽然见到丹红与碧绿形成了一座宏伟的祠堂。 2. 虬松两三犹旧姿,自我不见常汝危。 这句诗意为:那弯曲的松树(虬松)仍然保持着它的旧态,然而我已经不再存在,你们变得危险起来。 3. 身历浩劫兀不知,却对霜鬓怜吾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个词语的大致内容。 “朴公图卷失不收”中的“朴公”指的是王朴,他曾经在慈仁寺中画松。“图卷失不收”指的是王朴离开后,慈仁寺中不再收藏他的画作。这句诗的意思是王朴离开慈仁寺后,慈仁寺再也没有收藏他的画作了。 “再来犹见前朝楸”中的“楸”指的是樟树,樟树是古代建筑中常用的木材
【解析】 此为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慈仁寺的松树在春天里竞相绽放,如同锦缎一般绚丽多彩;颔联写诗人每年春天都要来到慈仁寺欣赏花景,不知这些花儿是什么时候凋零的;颈联由“花”联想到自己,自怜不如花,感叹时光的流逝;尾联则以“辇致贵家园”来比喻那些不珍惜时间的人,认为应该像郑虔一样,抓住时间,写出好的作品。 【答案】 译文:国花堂下花开得如锦,每年春游时我都在慈仁寺饮酒作乐
【注释】 夏暵(huò:晒热)不可当,避炎乃亲冷。 吾斋(zái斋:书房)寄人外,语笑忽破静 。 美竹山所同,天与苍璧靓(jǐng晶莹:洁白)。 泉声视春弱,溜溜镇悬绠(qìng:绳子)。 回风无定吹,飘雪著襟领。 盥漱或就掬,篙筏亦试骋(chěn:撑船用的桨)。 嬉娱随所欣,特地觉昼永。 少焉斜曛入,水气泛虹影。 稍嫌见月晚,东际限修岭。 欲睡处处宜,蚊蝇自退屏。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
诗句解析: 1. 海天阁成属有北行留别山中诸子: 海天阁建成之际,我即将启程前往北方(可能是贬谪),与山中的诸位好友告别。 2. 东坡六十一,始规白鹤峰:东坡六十一岁时,规划了白鹤峰(位于今浙江桐庐县境内)。 3. 明春乃落成,我龄适与同:预计明年春天完工,我今年刚好六十一岁,年龄与计划相符。 4. 屏居越两纪,一壑甘长终:我在越地隐居了二十多年,享受着宁静的山林生活。 5. 谁知无心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归纳分析。“郎潜垂卅年,一麾乃万里。”的意思是:你长期担任郎官,现在被派到云南,只隔了一年就走了。“过家屡逾假,临发却复止。”的意思是:我回乡探亲时,多次请长假,临出发时又止住了。“汝老顾自忘,怜我劳未已。”“我劳不离乡,远宦汝方始。”的意思是:你的老年还自我遗忘,可怜我这个在外为官的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元日视两弟》。 译文: 去年在海南过新年,通宵鼓声和爆竹声震耳欲聋。昨晚村中酒肆,兄弟几人欢聚一堂,雨停后卧听风声萧瑟。 我家居已十年,父亲大人已经仙逝,病脚行走不便,无法前往京城朝拜先人。高舂才刚开始,晴光明媚,中午时分却阴云密布,天气变化无常。 亲朋好友来探望,都祝愿我身体健康,长寿无疆。面对天时人事,我又能有什么奢望呢? 我担心寒冷,怀念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