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达
乱中杂感五首·革命 共和始周召,祸出厉王手。 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 王奔十四载,二公为留守。 岂似贪乱人,纲常类刍狗。 注释: 1. 共和始周召:指周武王的儿子姬发建立的西周王朝。 2. 祸出厉王手:指周厉王因暴政导致国难,后来被民众推翻。 3. 子代太子死:指西周的太子姬虞在位时去世。 4. 召公意良厚:指召公奭对周武王之子姬发的态度和情感。 5. 王奔十四载
【注释】 吴娘:女子。白纻歌:古时的一种歌曲。 鞭丝:马鞭的穗子,这里指马缰。谢:告别。 相过:相互访问。 暂:暂时。 【赏析】 此诗为作者伤春之作。《乐府诗集》有《吴声歌行》三首,是吴地民歌中较为著名的一首,其歌词大意为:“吴地的女子劝酒唱道:‘你听啊,那歌声多么悠扬动听。’行人道上唤道:‘奈何!奈何!’”这首诗就是从这个歌词里脱胎而来。 开头四句“吴娘劝酒白纻歌,行人道上唤奈何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 诗句: 乱中杂感五首革命 译文: 在混乱之中,我杂感着对于革命的反思。 第二句 注释: "同胞视生民" 指的是在国家或社会危机时,人们共同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存和福祉。 第三句 注释: "其言始张载" 表示这种关注开始被普遍接受和重视。 第四句 译文:"非有仁人心", "此理亦殊晦" 表达了对当时一些人缺乏同情心和理解的批评。 第五句 译文:“原野厌人肉”
【注释】1.暝色:傍晚的天色。2.上河梁:走到河桥上。3.野草离离:指草木繁茂,景色秀丽。4.烟树:指烟雾笼罩下的树木。5.路歧:道路两旁。6.嗟予:叹我。7.鲜:少、薄。8.天一涯:指相隔遥远,如同在天涯一般。9.自昔:从古至今。10.道路长相思:意思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11.今兹:今年。12.畴念:谁还念(我)。13.少年时:年轻时。14.鹡鸰:同“精”,即燕子。比喻忠心耿耿的人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骄阳苦昼接,百度患棼乱: - 注释: 太阳如同烈火般炙烤着白昼(比喻阳光的强烈和炎热)。 - 译文: 烈日炙烤着漫长的白昼。 - 赏析: 通过比喻手法,诗人形象地表达了夏日里阳光的炽热和漫长。 2. 浩浩阴阳移,夕气始回换: - 注释: 天空中阴阳两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夕阳的余辉开始消退。 - 译文: 天穹中的阴阳两界位置开始移动,夜晚的气息开始出现。 - 赏析:
乱中杂感五首 革命 汉武逐匈奴,乃有汉族称。 唐人伐高丽,故号相频仍。 岂其中夏主,直待刘邦兴。 愚人论种族,但见僭无徵。 译文: 汉朝汉武帝驱逐匈奴,才有了“汉”这个名称。唐朝人攻打高丽,所以“唐”这个字频繁出现。难道他们是中原的主人,直到刘邦的崛起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吗?愚蠢的人只看到了他们的篡夺行为,却没有看到这背后的原因。 注释:汉武,指汉武帝刘彻。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唐,指唐朝。刘邦
诗句原文: 凌波步罗袜,烟中露恍惚。 背人自幽怨,不忍见秋月。 译文: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她轻盈地踏着罗袜行走,如同仙境一般,雾气缭绕中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她的背影显得如此孤独,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幽怨与哀愁,却又无法面对秋夜明亮的月亮,只能默默地忍受这份孤独和忧伤。 1. 诗人介绍:曹家达是清代末近现代初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
伤春曲示章雨琴二首 东风恻恻阳关道,行尘飞絮催人老。 系往芳时一寸心,日暮游丝藉烟草。 烟草凄凄春日长,落红绵绵增惋伤。 妾为伤春衣带缓,关山马蹄日以远。 译文: 东风轻轻吹过阳关古道,路上的尘土和柳絮让人感觉时光匆匆流逝。我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心中却难以放下。日落时,烟雾缭绕,烟草的气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春天虽然美丽,但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让人感叹不已。我因为伤春而衣服宽松
【解析】 题名是“题冯慰联秋耕图”,诗中写的是冯慰的秋耕图。冯字在古代多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句中的冯字就是代指所思念的人。 【答案】 注释: 1. 大观局尺幅:用大观局尺幅(即一幅画)来比喻冯慰的秋耕图,尺幅即指画卷。 2. 千里只一目:千里江山只通过画卷上的一点就能尽数展现,形容这幅秋耕图非常出色。 3. 故人期不来:故人,老朋友。来不来,指是否到来。 译文:
注释: 马缨花,马缨花,路边的枯草,劝你不要上关山。谁家的春风把少年吹走了?花下红颜不常保。 流黄织成星儿要凋零,阶前白露生秋草。你难道没有看到秋天的黄河与东壁遥遥相对吗?天上的神仙喝醉了酒,真珠般的头发红又红,想要渡河却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词,表达了闺中女子对丈夫远征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马缨花为喻,借花之凋谢比喻女子容颜易老,借天帝醉梦真珠红来比喻丈夫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