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山色屹遥青,幽栖倚翠屏。 - “山色”指的是远处的山峰,颜色为青色。“遥”表示遥远。 - “屹”是站立的意思,形容山峰巍峨。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青山的景象。 - “幽栖”意指隐居的生活。“倚翠屏”则描绘了诗人选择一处美丽的屏风作为依靠,可能是在画中或现实中的某个安静之所。 2. 鸟声纷睍睆,水气荡空灵。 - “鸟声”指的是鸟儿的声音
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 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 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 十里城南望,钟声咽戍楼。 【注释】: 1. 暮山衔落日:黄昏时的大山吞没着落日。 2. 野色动高秋:秋天的野外景色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3. 空林外:树林之外的天空。 4. 人:行人,指过往的旅客。 5. 纤月傍轻舟:月亮在水面上轻轻晃动,好像小船在移动。 6. 城南望:在城南方向遥望。 7. 钟声咽戍楼
《赠黄岁登》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由清代诗人戴梓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我亦羁栖客:表达了作者自己也是一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人。 2. 相怜共一枝:形容两人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都面临着困境,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同情和共鸣。 3. 薄田顽石聚:描绘了一幅贫瘠土地上的艰苦景象,顽石堆积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4. 破壁夜灯吹:形容生活的艰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著称于世,被誉为“诗佛”。 赠黄岁登 嗟尔名门后,垂髫值乱离。 思亲寒食节,吊影落花时。 云海音书渺,冰霜涕泪滋。 长斋依古佛,自忏命多奇。 注释: 1. 嗟尔名门后:你来自名门之后,这里指你的家族背景很好。 2. 垂髫:古代对未出嫁女子的称呼,这里指你年幼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静大师的,表达了对静大师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下面是逐句的注释: 1. 卜居东郭外 - 在东边城外选择了一个居住的地方。 2. 绕郭尽青山 - 四周环绕着的山峦延绵不绝,直到看不见尽头。 3. 碧藓暗生榻 - 绿色的苔藓在榻榻米上生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4. 白云时叩关 - 有时云彩会轻轻地敲打着门,好像是在问候或邀请。 5. 花迎诗叟发 -
春日泛舟沈水 春天的江水泛着波光,两岸柳绿花红。 船行水面,春山的草木渐渐变绿。 漫携邻舍酒,去泛野人舲。 我带着酒意,划着小船去游。 好鸟啼芳树,孤云落远汀。 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白云飘落在遥远的沙滩。 啸歌迟日暮,白眼醉还醒。 我在傍晚时分放声高歌,喝得醉醺醺又突然清醒。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诗中通过“春山草渐青”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送僧: 这首诗是作者为送别僧人而作。 2. 萝薜映帘栊: “萝薜”指的是藤蔓植物,“映帘栊”则形象描绘了这些植物覆盖在窗帘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3. 森森透碧空: 形容树木的茂密程度和高耸入云的气势,使人感觉如同穿透了碧空一般。 4. 青山疏磬外: 描述僧人行走在山中,远处可以听到稀疏的磬声,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深远。 5. 修竹乱烟中: 竹子高大而密集,枝叶交错在一起
【译文】 大雪覆盖着山间小径,我冒雪来访您。 到您的门前瞻仰那石壁,落座后拂去松枝上的云雾。 您古貌而今知怀道义,谈话之间让我深感震惊。 小儿时常有病痛,不知用什么方式来慰劳您的殷勤。 【注释】 过徐医:访问医生。徐医:指作者的友人徐某的家。 积雪依山径,冲寒一访君。 雪覆盖着山路,冒着严寒前来拜访您。 到门瞻石壁,入座拂松云。 走到门前看那石壁,坐定后用手抚摸着松枝上飘动的云雾。 貌古知怀道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杖锡亦何轻,飘然出塞行 - 这里的“杖锡”指的是拿着拐杖和锡制的法器,象征着僧人。"飘然出塞行"则形容了僧人在出家人的身份下,不畏艰难,勇敢地行走在边疆的道路上。 2. 宿林偎饿虎,乞食进荒城 - 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僧人在林中过夜,依靠着凶猛的饿虎(可能是指山林中的猛兽),同时为了生存不得不向人乞食进入荒芜的城市。这里反映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环境
公子招游日,羁人放眼时。 园花娇滴露,堤柳嫩眠池。 酣酒忘天地,闻歌感别离。 流莺原有意,春报此乡知。 注释: 1. 公子招游日:指春天的日子,是公子邀请游玩的好日子。 2. 羁人放眼时:被囚禁的人(或诗人)放眼望去,感慨时光易逝。 3. 园花娇滴露:指园中花朵在春雨中显得格外娇艳,仿佛沾着露水般清新可爱。 4. 堤柳嫩眠池:指堤上的柳树新长出的嫩叶,轻轻落在池水中。 5. 酣酒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