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武郎”,双调,六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 花发:花盛开。 沁园春:宋代词牌名。又名“东武郎”、“龙山宴”、“小石翁”。有单调、双调之分,双调一百零七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徐方虎:北宋文学家,曾任编修官。 归德清:地名。 冰砌:用冰雪砌成的墙。 闲门:指徐方虎的家。 梅呈新萼:梅花开放。 故园:旧时家园,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京洛:京都洛阳。 樽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意,即读懂诗句的内容;接着把握关键句子的含义,这是理解全诗的基础;最后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进行评价。 “宵来风槭槭”一句中,“宵”字点明了时间是夜晚,而“风”字则描绘了当时天气寒冷的情况。 颔联中的“绮陌”“尘沙扑面”,描写了长安城繁华的景象。“羽书杂遝”,指朝廷频繁派遣使者前来
【注释】: 1. 幼平表弟:指作者的表弟幼平。 2. 子谅内弟:指作者的内弟子谅。 3. 观剧,观看戏剧表演。 4. 羡堂上双星:形容家中人才辈出。 5. 行高乡曲:指在家乡享有崇高声望。 6. 潘陆:指东汉文学家潘岳和陆机,二人是当时的文坛巨擘,后人以潘陆并称。 7. 唾壶:古代一种乐器,常被用作比喻。 8. 松菊:指松树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长寿和清高的品质。 9. 万石:指封邑万石君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 诗句翻译及注释 第1句:金菊对芙蓉赠杨亭玉学博,士龙谓陆子恂若,龙眠谓方侍御邵村也。 - 解释:金菊和芙蓉被赠给杨亭玉(这里可能是一个误植,应是“杨亭玉”,即杨亭玉学士),士龙认为陆子是一个像士龙一样的人(陆子可能是指陆游),而龙眠则认为他是方侍御邵村。 第2句:新雁穿云,苍葭缀露,伤离最是清秋。正客星渐远,数赋登楼。 - 解释:新的雁儿穿过云层
注释: 销魂何事,轻言别、把酒渭城重唱。画师词客,草圣文豪,并擅一时飞将。燕市狂歌,无复渐离击筑,萧瑟壮怀谁向。幸相看华发,青山无恙。 惆怅。满目津亭衰柳,正潞水、弥弥秋涨。趵突泉声,鹊华霜色,都付芒鞋筇杖。犹忆西窗剪烛,南楼听雨,消尽东华尘坱。拟他时梦绕,风烟江上。 译文: 为何销魂?轻言告别,在渭城把酒再唱。画师词客,都是一时之英豪。燕市狂歌,无复渐离击筑,萧瑟壮怀谁向。庆幸你相看白发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感情主旨,并结合诗句加以理解。此词是作者在七夕节观剧有感之作,上阕写观剧情景,表现了七夕佳节的喜庆气氛;下阕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词中“何婿生辰”指的是何氏之子生日,即“何生”,指作者自己,点明题旨。“岫爽迎襟”意为山高风爽,云天相接,迎门而立
注释: 潇湘夜雨暑中喜雨:在炎热的夏季,潇湘地区的夜晚突然下起了喜雨。 炎熇横侵,火云乱拥,终朝沾透轻衫:炽热的太阳如同烈火一般,乌云如火团般翻滚,整日都让诗人浑身湿透。 陡来凉雨,风卷入湘帘:突然降临的是清凉的雨水,风吹入湖南的窗帘。 似听潮声夜发,庭柯响、飞瀑高檐:仿佛听到了潮汐的声音在夜晚发出,院子里的树木和瀑布都在风中回荡。 空蒙里,层城爽气,西岭碧于簪:四周被云雾笼罩着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诗歌中的关键信息进行作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多积累、掌握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古代称谓、官职名称等,同时结合诗句内容来理解。本诗第一段“雨余”二句:形容雨后清新凉爽的气氛,“有客樽开琥珀,骈罗丝肉”两句:用酒樽比喻人,指朋友欢聚畅饮。“珠帘高卷斜阳里,扇薰风、小堂花竹”二句:描绘了友人宴饮时的情景。“遏云弦管”,形容乐声美妙动听。“叹当日
春风袅娜上元王胥庭司马召饮观剧 喜良宵烟月,依旧清平。花市暖,晚风轻。有尚书、好客堂开帘卷,故人欢笑,妆点春城。百宝珠轮,九枝青玉,绛烛高烧列画屏。琥珀光浮千日酒,赤瑛盘荐五侯鲭。 注释:春风轻拂,上元佳节到来,司马邀请众人一起观赏戏剧。喜气洋洋的良宵美景,烟雾缭绕,月光皎洁,春意盎然。花市热闹非凡,晚风温柔宜人。司马家的好客堂敞开门帘,宾客们欢声笑语,装扮着春天的城市。百宝珠轮
【译文】 春风袅娜上元节,王胥庭、司马召饮观剧。恰春寒已退,日丽皇州。罗绮席,上帘钩。喜何郎、顾曲闲樽招客,鸾笙瑶瑟,永夕消愁。白苎新声,红楼高唱,说甚当年秉烛游?老去襟怀须放达,醉来调笑更淹留。 试演平阳主第,家奴上将,盛衰事、转眼都休。看戚里,取封侯。英雄失路,壮士怀忧。富贵浮云,徒夸汗马,恩仇翻掌,羡煞江鸥。漫论世态,幸春光如旧,灯前酒碧,花底风柔。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上元节观剧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