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春寒初退,日丽皇州。罗绮席,上帘钩。喜何郎、顾曲闲樽招客,鸾笙瑶瑟,永夕消愁。白苎新声,红楼高唱,说甚当年秉烛游。老去襟怀须放达,醉来调笑更淹留。
试演平阳主第,家奴上将,盛衰事、转眼都休。看戚里,取封侯。英雄失路,壮士怀忧。富贵浮云,徒夸汗马,恩仇翻掌,羡煞江鸥。漫论世态,幸春光如旧,灯前酒碧,花底风柔。

【译文】

春风袅娜上元节,王胥庭、司马召饮观剧。恰春寒已退,日丽皇州。罗绮席,上帘钩。喜何郎、顾曲闲樽招客,鸾笙瑶瑟,永夕消愁。白苎新声,红楼高唱,说甚当年秉烛游?老去襟怀须放达,醉来调笑更淹留。

试演平阳主第,家奴上将,盛衰事、转眼都休。看戚里,取封侯。英雄失路,壮士怀忧。富贵浮云,徒夸汗马,恩仇翻掌,羡煞江鸥。漫论世态,幸春光如旧,灯前酒碧,花底风柔。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上元节观剧时所作。上元节是宋代的元宵佳节和灯会。“春风袅娜上元王胥庭”句,起势不凡。“王胥庭”即王安国,当时为集贤校理。“春风袅娜”句,写春风轻拂庭院,气氛宜人。“恰春寒初退,日丽皇州”,点明时节为正月十五日。“罗绮席,上帘钩”,描绘了宴会上的华丽服饰和高悬的帐帘。“喜何郎、顾曲闲樽招客,鸾笙瑶瑟,永夕消愁。”何郎,指何逊。何逊曾作诗《咏团扇》:“扇逐回风转,钗垂堕髻垂。坐看飞花至,含笑不成眉。”“鸾笙瑶瑟”句,形容宴饮之乐。“白苎新声,红楼高唱,说甚当年秉烛游?”白苎指白色的丝布,此处借指笛子。《晋书·乐志》载:“笛者,羌乐也……今乐府又有横吹笛子。”《晋书·乐志》载:“横吹有双笛,亦谓胡人吹笛也。其器形似竹制而长大,二十四孔。以竹为管,雕空成孔。奏之缓者,其音长;促者,其音短;差牙者,其音中。正调以缓为常,又为之别名焉。”这里用“白苎”比喻笛子。红楼高唱,即在楼上高声演唱。“老去襟怀须放达,醉来调笑更淹留。”“放达”与“调笑”都是词人对世事的态度。“试演平阳主第,家奴上将,盛衰事、转眼都休。”“平阳主第”是平阳公主的府第。唐开元年间,平阳公主出嫁突厥,改称“尚公主”。唐代公主府第多设于京城长安。“戚里”指戚里坊(宫廷所在),“取封侯”指受封爵位。“英雄失路,壮士怀忧。”“富贵浮云”,典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恩仇翻掌”,“江鸥”句出自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意思是说,人生像飘浮的云,恩怨如同翻转的手掌一样容易改变。“漫论世态,幸春光如旧,灯前酒碧,花底风柔。”意思是说,随便谈谈世间的变化,幸好春光依旧,灯前酒杯清澈透明,花儿底下微风轻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