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爽迎襟,庭柯含雨,一派好天良夜。落叶疏香,缀秋容如画。鹊桥展,喜遇九霄嘉会,散作人间萧洒。玉润悬弧,正云开晴乍。蚁浮樽、轩槛飘兰麝。
新声倚、弄笛红灯下。搬演文武衣冠,成六朝佳话。问天孙、此夕应无价。堪相贺、秦陇烽烟罢。画屏冷、客醉氍毹,看银河欲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感情主旨,并结合诗句加以理解。此词是作者在七夕节观剧有感之作,上阕写观剧情景,表现了七夕佳节的喜庆气氛;下阕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词中“何婿生辰”指的是何氏之子生日,即“何生”,指作者自己,点明题旨。“岫爽迎襟”意为山高风爽,云天相接,迎门而立,描绘了一幅高山流水、云天相接的壮丽图景。“庭柯含雨”意为庭院里枝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雨水,形象地刻画出了七夕时节细雨绵绵的景象。“玉润悬弧”,玉润指女子皮肤细腻,悬弧指新妇出嫁,此处代指女子生子。“正云开晴乍”意为正当天气放晴,云层刚刚散去。“蚁浮樽”意指酒樽中酒液如蚁般泛动,形容酒水沸腾。“蚁浮樽、轩槛飘兰麝”意为酒水沸腾,从轩槛间飘出的香气似兰花和麝香。“新声倚、弄笛红灯下”意为新的乐声倚在红烛旁演奏,红灯映衬下的笛声悠扬。“搬演文武衣冠,成六朝佳话。”意为表演文武官员的盛装仪容,成为六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一段佳话。“问天孙、此夕应无价”意为询问上天的神仙,这个七夕之夜应当是无价之宝。“堪相贺、秦陇烽烟罢”意为值得庆幸的是,秦陇一带的战火已经平息。“画屏冷”意为屏风上的图画显得格外清凉宁静。“客醉氍毹”意为客人喝醉了酒,躺在地毯上酣睡。“看银河欲泻”意为看着银河就要倾泻下来。“赏析”“拜星月慢”是词牌名;“七夕”,七夕节,即农历七月初七,古代妇女穿针乞巧的日子。“何婿生辰观剧”:何生的生辰日,也就是他的生日。“岫爽迎襟”,山峦清朗,云雾缭绕,仿佛迎面扑来,好像迎接人一样。“庭柯含雨”,庭院中的树木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好像沾着雨珠一般。“落叶疏香”,秋天的树叶虽然已经凋落稀疏,但是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鹊桥展”,“鹊桥”,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处。“喜遇九霄嘉会,散作人间萧洒”,喜遇七夕的良辰吉日,欢聚一堂,如同天上的神仙聚会一般,又如人间的一场盛宴。“玉润悬弧”,玉润指女子皮肤细腻,悬弧指新妇出嫁。 “正云开晴乍”,正当天空云开见日的时候。“蚁浮樽、轩槛飘兰麝”意为酒樽中酒液如蚁般泛动,从轩槛间飘出的香气似兰花和麝香。“新声倚、弄笛红灯下。”意为新的乐声倚在红烛旁演奏,红灯映衬下的笛声悠扬。“搬演文武衣冠”指的是演员们扮演着文武官员的盛装仪容。“成六朝佳话”,成为六朝时期的一段美谈。“问天孙、此夕应无价”意为向天帝询问,这个七夕之夜应当是无价之宝。“堪相贺”堪,能够的意思,可相贺,可庆贺。“秦陇烽烟罢”意思是可以庆贺的是,秦地和陇地的战争已经停止。
【答案】
①何生的生辰日。②描写节日景色:云天相接,迎门而立;庭院里枝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雨水;玉润悬弧,正云开晴乍;蚁浮樽、轩槛飘兰麝。③描写节日人物:新声倚、弄笛红灯下;演出者为演员们扮演着文武官员的盛装仪容;搬演文武衣冠成六朝佳话。④询问天孙,此夕应无价;堪相贺秦陇烽烟罢。⑤描绘节日场景:画屏冷、客醉氍毹、看银河欲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