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绿生波,残红辞树,九陌尘荒日晏。
月影秋千,隔邻墙谁见。
费惆怅、似说星辰昨夜何许,雨叶风灯相乱。
悄对重门,想桃花人面。
记珠帘、画烛深深院。
如渑酒、翠袖殷勤劝。
燕燕几度飞归,把双眉都展。
甚开奁、顿觉吴霜满。
笼鹦地、画出离鸾怨。
忍更听、却手琵琶,湿青衫一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含义及作用。“废绿生波,残红辞树,九陌尘荒日晏。月影秋千,隔墙谁见。”写废园的荒芜和残红飘落,衬托出主人公愁绪满怀。“费惆怅、似说星辰昨夜何许,雨叶风灯相乱。”写夜深人静,只有风声、雨声,以及灯光摇曳,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悄对重门,想桃花人面。”写主人公对着门框,想象着女子的美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记珠帘、画烛深深院。”写女主人公回忆曾经的美好时光。“如渑酒、翠袖殷勤劝。”用“如渑”比喻酒味之浓,用“殷勤劝”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深情厚意。“燕燕几度飞归,把双眉都展。”“燕燕几度”化用了《诗经·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象,借指所思之人。“甚开奁、顿觉吴霜满。”以“吴霜”喻白发。“笼鹦地、画出离鸾怨。”用“离鸾怨”暗指离别的痛苦。“忍更听、却手琵琶,湿青衫一片。”写女主人公听到琵琶声,更加思念远方之人,泪水浸湿青衫一片。

【答案】

译文:

废弃的花园里,绿草生长,野花凋零,黄叶飘落,黄昏时分已到。

月影摇荡在秋千上,隔墙有人看见吗?

我惆怅地想,昨夜星星在哪里?雨打树叶,风摇灯烛,一片混乱。

默默站在门前,想起那个美人儿,多么令人怜爱!

记得那晚珠帘高垂,灯火映照着深深的庭院。

像渑水酒那样浓烈,她殷勤地劝我喝。

燕子几次飞翔,把双眉都快舒展开了。

为何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满是白发。

仿佛听见她在画室弹琵琶,画中的离鸾怨伤情。

忍受不了再听到琵琶声,泪水湿透青衫一片。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闺妇怀念远别丈夫的故事。开头三句写废园的荒疏与残红的飘零来烘托闺妇的愁闷;四句写夜色已深,唯有风声、雨声与灯光摇曳,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寂寥与人物的心情。五至八句是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她设想自己坐在屏风前,想到那位心爱的女子。她从绣帐中取出精美的梳妆用具,为对方梳理秀发,然后端坐于镜前,仔细端详对方的倩影,直到双眉都已伸展开来。最后又回想当初二人在一起时的情景。结尾二句则宕开一笔,从对方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容颜已经老去,而心中的愁苦却丝毫未减。

全词通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起首三句,先从景物落笔,写废园的荒疏与残红的飘零,烘托出闺妇的愁闷。接着写夜色已深,环境寂寥,唯风声、雨声、灯光摇曳,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寂寥与人物的心情。“悄”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以下六句是女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绘,她设想自己坐在屏风前,想到那位心爱的女子。“画烛深深院”,点明女主人公的居处;“记珠帘”三句,是回忆往事;“如渑酒”二句,写她如何殷勤劝饮;“燕燕”两句,是想象自己与情人重逢时的欣喜之情;“甚开奁”三句,是想象自己打开梳妆匣子时的情景;“笼鹦地”三句,是想象自己坐在画堂前弹琵琶的情景;“忍更听”三句,是想象自己听到琵琶声后的心情;“泪湿襟”三句,是想象自己因触景生情而伤心流泪的情景。

这首词写一个闺中少妇思念征夫的哀思愁绪。开头三句写废园的荒凉与残红的飘零来烘托闺妇的愁闷。以下十句是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她设想自己坐在屏风前,想到那位心爱的女子。“画烛”、“明珠”、“香笺”,都是用来追忆往昔欢情的。末三句是女主人公的自白,表明她的心志坚贞不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