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羃阴,画楼隔水,望里层城春暮。
卖花人远不闻声,飏东风、彩幡无数。
行云驻否。
但尺咫、天台旧路。
饭胡麻、问冶桃开后,仙源何许。
翩鸿去。
月底纤纤,乍认双屧步。
烛花犹记昨宵红,傍绿阴、海棠深护。
飞英处处。
更东注、流波如诉。
劝归来、夹岸啼鹃最苦。
西子妆
高柳垂阴,画楼隔水,望里层城春暮。卖花人远不闻声,飏东风、彩幡无数。行云驻否。但尺咫、天台旧路。饭胡麻、问冶桃开后,仙源何许。翩鸿去。月底纤纤,乍认双屧步。烛花犹记昨宵红,傍绿阴、海棠深护。飞英处处。更东注、流波如诉。劝归来、夹岸啼鹃最苦。
注释:高柳垂荫,画楼隔水,望里层城春暮(高高的柳树垂下了枝条,隔着水,望着那层层叠叠的城墙正处在春天的末尾)。卖花人远不闻声,飏东风、彩幡无数。行云驻否。但尺咫、天台旧路。饭胡麻、问冶桃开后,仙源何许?翩鸿去。月底纤纤,乍认双屧步(远远地看见一只大雁,在月色中,轻盈地飞翔着)。烛花犹记昨宵红,傍绿阴、海棠深护(还记得昨天夜里的烛光,在绿树的掩映下)。飞英处处。更东注、流波如诉(到处是飘落的花瓣,向东流去,像在诉说着什么)。劝归来、夹岸啼鹃最苦(请他们回来吧,夹岸的杜鹃鸟最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作。上片写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下片抒情,抒写了词人的惜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优美。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高柳垂阴,画楼隔水,望里层城春暮。”高高的柳树垂下了枝条,隔着水,望着那层层叠叠的城墙正处在春天的末尾。“卖花人远不闻声,飏东风、彩幡无数。”远处卖花的人已经不见了,只剩下飘扬的旗帜。
“行云驻否,但尺咫、天台旧路。”行云是否停留,只有天台的路还看得见。“饭胡麻、问冶桃开后,仙源何许?”吃了胡麻饭,询问桃花开后,神仙居住在哪里呢?“翩鸿去。月底纤纤,乍认双屧步。”大雁飞去,月光下的纤纤足印,好像看见了两只鞋。
“烛花犹记昨宵红,傍绿阴、海棠深护。飞英处处。更东注、流波如诉。”“烛花”依稀记得昨夜的红烛花,它依偎在绿树的掩映下。飘落的花瓣四处都是,向东流去,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劝归来,夹岸啼鹃最苦。”请你他们回来吧,夹岸的杜鹃鸟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