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注】《青玉案·重阳》是北宋词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登高所见之秋景,下片忆东篱赏菊情景。全词意境开阔,风格豪放,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色彩。 帝城九日晴偏好,叹秋水、芦花老。送目登楼云浩渺。疏林烟霭(nǎi),夕阳宫阙(quē),数点苍山小。经年车马东华道。节序匆匆、寒霜早。(注释:京城的九月份天气晴朗,让人感到格外喜欢,感叹秋天的水波、芦花已经衰老。放眼望去
绿映眉痕浅,钗同鬓影斜。 课儿晓起洗铅华。一任琐窗开尽,半帘花。 续史齐班女,知书比谢家。碧苔小径静无哗。想像当年韦母,隔轻纱。 注释: - 在这首词中,“绿映眉痕浅”描绘了一幅女子梳妆后眉形柔和、眉毛颜色浅淡的画面;“钗同鬓影斜”则形容女子佩戴的发饰随着鬓角的轮廓而显得有些倾斜,增添了几分柔美之感。 - “课儿晓起洗铅华”中的“课”字可能意味着督促或命令孩子们早起洗漱
【解析】 1. 渔家傲:词牌名。 2. 文吴中凋谢了:指吴中地区繁华已过,人烟稀少。“凋”字暗含衰败之意;“西庐”,作者的居室号。 3. 茗碗香炉人静好:喝茶、点香,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很美好。 4. 桐阴悄:桐荫下很寂静。 5. 摹出山樵稿:模仿着山樵人的笔迹。“摹”即仿效的意思。 6. 蓬莱水浅乾坤小:蓬莱水浅,象征政治腐败,天地狭小,社会阴暗。 7. 卧游似傍龙眠晓:像卧游一样欣赏山水画
《青玉案 · 重阳》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重阳佳节的游赏,下片则写对秋日景物的感受。全词以“落花飞絮”起兴,用拟人手法描绘了秋光中的庭院景色,表现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译文: 落花、飞絮、游丝缠绕在院中,如同一个少女正在荡秋千。蝴蝶和蜻蜓的翅膀颤动着,它们寻找花香沾湿了花瓣,将花朵缀成一片。不要让那些忧愁的人看见。 绿烟像织成网一样,在银塘慢悠悠地飘动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两同心岭南归兴”,这是考查考生对于诗歌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理解,同时要注意诗词中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如拟人、借代等。
【赏析】 “杏花烟,榆荚雨”,点出时令,寒食节将至,天气转暖。杏花如烟,榆荚如雨。杏花开了,柳絮飘飞,春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绿映平桥,又见春如许。”春天是生命的春天,春天的来临,使大地充满了生命力,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诗人看到这一切,不禁为春天的美丽景色所陶醉,心情无比舒畅。 “油壁车轻寒食路。细草芳樽,邀取春光驻。”这是诗人在描述他所看到的景象。油壁车在微风中轻轻滑过
【注释】 罨画溪:指罨画溪边的园林。千亩:形容园子的面积很大。有客高怀:指主人有远大的抱负。前贤:古代的贤者。耦:比喻比得上,可以相媲美。种橘:在园中种植橘子树。霜后:指秋天的时候。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丹阳守:三国时吴国将领吕蒙曾任丹阳郡太守。巴邛君:即商山四皓中的张良,他曾在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隐居不仕,与吕洞宾同为道教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园景诗
【注释】 1. 冰雪柴门:形容贫寒的家境。柴门,用草和土筑成的简陋的门。 2. 跳双丸:指弹琴。 3. 悬弧:古人说“三十而立”,三十岁称“悬弧”。后因以“悬弧”为成年男子之称。 4. 风尘澒洞人非旧:形容战乱之后,家乡荒芜,人事全非。 5. 剩得闲身:指还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6. 颠毛:指白发。 7. 春酿熟、好烹羔剪韭:形容春天到了,可以酿酒,宰牛羊,吃新鲜的蔬菜,生活富裕了。 8.
【注释】 1、“流苏”:古时女子发饰。 2、“纤腰非旧”、“湘裙争寸”:指妻子已变,昔日的娇妻已成怨妇。 3、“钗轻掉”:指头饰脱落。 4、“梅如笑”、“银缸生晕灯花爆”:形容春天来临,梅花盛开,室内灯火通明。 5、“天涯人远,金钱难问”:指丈夫远在天涯,无法相见,也难以托付金钱财物。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上片主要描写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怀念之情
【注释】 小雨才收:刚刚下过一场小雨。 风谡谡:形容微风吹拂的声音。 修篁(huán)交响阑干曲:指竹子修长,声音清脆,好像在弹奏着一曲优美的乐曲。 澄湛(zhàn)一泓(hóng)鸂鶒浴:清澈见底的水塘里,一群鱼儿欢快地在水中游动。 酣睡足:形容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样子。 鸟啼:鸟儿的鸣叫声。 傍山家宿:在山脚下搭帐篷休息。 潇洒闲阶桐覆屋:形容房屋周围环境清幽,有梧桐树覆盖着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