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诗句,赏析其内容及艺术手法。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最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注意从思想感情、艺术手法、语言风格、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小重山:词牌名。寒食:节名,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二日(阳历四月四或五左右)。寒食节有禁火扫墓之习。 篱下参差浅澹妆。浮云残照里、又重阳
【解析】 本首词是作者在闺中所见女子的写照。上片主要写女子的外貌与举止;下片则写其内心感受。全词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描绘了这位女子的形象。最后两句,“倚了香篝”即依傍着香篝(指枕头),“褪了莲钩”即褪下了荷花钩状物。这两句写出了闺中女子对情人的依恋之情。 【答案】 ①宛宛冰轮:形容月亮皎洁明亮的样子。画楼:指女子的居处。更筹:计时的器具,古代用铜壶滴水记时间,一昼夜为一夜,一夜有10次
【译文】 树色参差青未谢,断岭重岗,一抹烟如画。漠漠江村寒雨乍,人家晒网疏篱挂。门外平桥临水榭,柔橹轻帆,清啸船窗下。远浦归舟垂钓罢,乘风欲问渔樵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诗人在舟中经过一座山中的樵舍时,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停下船只观赏。他看到了山色参差的青翠树木,以及远处的断岭和重岗,都被一层烟雾所笼罩,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接着,他又看到了江边的村庄
注释: 1. 三径:指庭院中三条小路。2. 葳蕤:形容花草茂盛。3. 魏紫姚黄:形容花的颜色鲜艳。4. 疏雨淡烟游未歇:指雨后,景色依然如画。5. 飞花片片飘香雪:指花瓣像雪花一样飘落。6. 翠袖:指歌妓的袖子。7. 倚曲箫声:指歌声婉转悠扬。8. 销魂绝:形容歌声婉转到令人心醉。9. 人去亭荒:指歌妓离去,只剩下空荡荡的亭子。10. 吹村月:指风吹过村庄,月光洒在田野上的景象。11. 赏析
榆荚风清飘蜀缬。水涨银塘,才过清明节。绛蜡金樽歌未歇。柳花槛外飞如雪。 注释:榆树的荚儿轻飘飘的随风飘荡,像是蜀地的丝绸一般。水面上涨,银光闪闪的池塘映照着春天的景象,刚过了清明节。点燃的蜡烛在金杯中闪烁,歌声还没有停歇。柳树枝条上的柳絮飞舞着,就像雪花一样洁白。 旧事甘陵翻数阕。今昔关情,优孟真奇绝。丝管啁啾声渐彻。鱼龙波底摇残月。 注释:过去的许多事情在甘陵翻来覆去的回味。如今和过去相比
【诗句释义】 高柳蝉声,远山霁色。田田菱叶呈秋碧。陂塘咫尺隔红尘,荷香不傍红尘客。 注释:高高的柳树下,蝉鸣阵阵,遥远的山间已经放晴,呈现出一派秋天的色彩。田田的荷叶上露珠晶莹,呈现出一片秋天的绿色。池塘很近,却仿佛隔着一层红尘,荷花的香气也飘不到这里来。 露缀蒲桃,风行几席。稻花开处黄云结。渔村荻浦是吾家,十年噩梦同君说。 注释:露水挂在葡萄藤上,风吹过几案,带来阵阵凉意。稻田里的花朵盛开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远离家乡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朝玉阶初度,寒催残蜡放梅时。年华今又度、鬓先知。故园何日是归期。春晖无寸报、负恩私。 - "朝玉阶"可能意味着开始新的一天或早晨起床后的情景。 - "寒催残蜡放梅时"描述的是寒冷天气中,腊月里的梅花开放的景象。 - "年华今又度"指一年又过去了。 - "鬓先知"指的是人开始变老,头发逐渐变白。 -
注释: 御夹凉生衣袂早。雁宿沙洲,处处开红蓼。月满关河凋塞草。一声玉笛征人老。 促织催寒秋思好。剪烛西窗,叹息知音少。倚仗登楼姿远眺。白云片片西山小。 译文: 御河的夹道凉风吹过,衣袖都感到有些凉意。雁群在沙洲上宿营,到处都有开遍的红蓼花。月光洒满了辽阔的关河,凋谢的边塞草木让人心伤。一声悠扬的玉笛声,让远方戍边的将士们思念家乡。 蟋蟀在秋天催促人们添衣保暖,我独自在西窗前点燃蜡烛,感叹知音难觅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四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柳村小憩:在柳树村中休憩。桦烛:用桦木制作的蜡烛。琐窗:雕花的窗户。宛转:柔美、婉转。锦瑟:一种丝织物。何妨:有什么妨碍?脱帽呼卢老更狂:指酒醉了还去参加游戏,更加狂野无度。 【赏析】 这是一首词人的即兴之作。作者在一次秋高气爽的傍晚,漫步于柳村之中,见秋草凄凄,寒蝉哀鸣,便借景抒怀,作此词
诗句原文: 花市歌楼帘半卷,六街酒碧灯红。家家行乐醉春风。五陵年少,何处系游骢。 小妇新妆蝉翼巧,那知愁上眉峰。垂垂柳色夕阳中。陌头惊见,悔却觅侯封。 注释与赏析: - 花市:指的是繁华的市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城市的繁荣。 - 歌楼:指歌女所居住的楼阁,通常与娱乐场所相关。 - 帘半卷:形容场景的轻松和悠闲,可能是在夜晚或黄昏时分。 - 六街:指的是城市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