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 释义: “明肃惟母”指的是母亲以其清明和严肃来教育和引导子女。这里强调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其教育方式的高标准。 第二句 释义: “实勤养抚”意味着母亲确实勤奋地养育和照顾孩子。这句话突出了母亲的辛勤工作,以及她在养育子女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时间。 第三句 释义: “有臣有虎”,字面意思是指家中既有像大臣一样的贤子(象征智慧和力量)
【译文】 四月,明道皇帝在宫中临轩办公。他登上高高的殿堂,亲自处理国家大事。 【注释】 宋颂九首(宋)宋太祖 《宋颂》是一首七言诗,其内容为: 惟我烈祖,奉天履极; 嗣武膺图,配命受氏;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陟降二灵,格歆克钦。 皇皇后帝,实命不融; 居位顾瞻,念兹克勤; 宣慈惠和,思安四邻;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征夫宵行,庸敢告劳; 慎尔侯度,用率群司; 肇底于文,惟宁张侯; 如彼南风
解析: 一、译文: 弃甲归田,定居北方。 千载岁月,永远珍惜。 边境安宁,抚养儿童,送走老人。 百姓有肥沃田地,马有茂密草场。 威武和恩德传播远方,怀念我的圣上考。 二、注释: 1. 弃甲以归 - 放弃武器,返回家乡或放下负担(比喻放弃战争)。 2. 处彼北隩 - 居住在北方的边陲地区。 3. 千斯年兮 - 经过一千年啊。 4. 永以为好 - 永远把它当作美好的事物。 5. 边人其安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及所给的注释来分析。“百蛮偷息”,意为四方少数民族都感到害怕而不敢轻举妄动;“百官重”意为文武百官都敬畏地站着,不敢随便走动。这是说:宋太祖以不怒之威、不疾之行使四方少数民族都感到害怕而不敢轻举妄动;文武百官都敬畏地站着,不敢随便走动。“土无二主”的意思是说天下没有两个君主;“惟辟作福”的意思是只有皇帝才有福气
这首诗是《宋颂九首》的第二首,主题是歌颂明道,赞扬图任哲和艾崇贤能。 诗的第一句“图任哲艾,拔崇贤能”意思是说,图任和任哲,都是善于发现和培养贤能的人。他们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为国家的治理做出了贡献。 第二句“旌贲忠臣,死生光荣”意思是说,那些为国捐躯、忠诚于国家的大臣们,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他们的生命虽然消逝,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第三句“洗刷敝风,宫阙清明”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 “政在房帷,小人乘时。十年于兹,惟几惟微。”这两句诗大意是说:政权掌握在妇人手中,小人得势。十年来朝政混乱,只知求多,求细,不求大略。 “圣人如天,不识不知。”这一句诗大意是说:圣人像天一样高远,不露声色。 “龙晦其威,神藏其为。”“龙”指天子,“晦”是隐藏的意思。这一句诗大意是说:帝王隐而不露自己的威严,神机妙算却藏在他的言行之中。 【答案】
宋颂九首圣文 天子神圣,罔不怀柔。 既怀而封,恩涵泽流。 逆予有刑,视彼扬州。 顺予有封,视此钱侯。 赫赫宋德,何有穷休。 诗句解释 1. 天子神圣,罔不怀柔:这里的“天子”指的是皇帝,“神圣”表示皇帝的威严和高尚,而“罔不怀柔”意味着没有人不被皇帝的仁慈所感动,愿意接受皇帝的统治。 2. 既怀而封,恩涵泽流: “既怀”表示已经完成了对某人的安抚或接纳
【解析】 本诗是宋太祖平定李筠叛乱后所写的一首咏史诗。此诗以咏史的形式,对宋太祖的文治武功大加歌颂。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帝赫斯怒”一句写太祖皇帝盛怒之下,决心亲自率军出征讨伐叛贼。“帝赫”指天子,即帝王;“斯怒”指盛怒,这里指发怒、动气、生气。这一句点明叛乱发生的原因。 “王师徐驱”二句写太祖亲率大军出征,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地平定了叛乱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中各句的大意,最后结合重点词句作答。 “六合雷声”:指钱塘江上潮水涌来的声音,形容波涛滚滚。 “昔时钱俶,有国于吴。今俶归我,为吾前驱”:昔日的钱塘王(即钱镠)曾统治过吴越,现在钱氏归顺了我,他成了我前进的先驱。这两句是第一句“六合雷声”的解释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的赏析,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1) 第一句中的“抚我”指安抚我,“人肯来”是指别人肯来。 (2) 第二句中的“降旗”指降旗进城,“并门”指城门并列处。 (3) 第三句中的“并土既平”意思是平定了并州,“休哉”,意为:君王啊。 【答案】 (1) 安抚我,别人肯来。 (2) 降旗入城,城门并列处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