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
【注释】: 皇祖,指宋高祖。 既剪二盗,圣武烜(xuǎn)耀。 荆潭蜀吴,如拔腐草。 译文: 宋高祖消灭了两个叛乱的首领,圣武显赫一时。 荆、潭、蜀、吴,如同拔除腐烂的草木。 赏析: 这首诗是《宋颂九首》的第一首,赞美了宋高祖刘裕的武功和功绩。 “既剪二盗”,指的是宋高祖在消灭了刘裕的两个弟弟刘义符和刘义隆以后,统一了南北朝的局面。这里的“二盗”是指刘义符和刘义隆,他们是刘裕的弟弟们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注释: - 春风汶水温:形容春天的温暖微风。汶水是一条河流,这里指代春天的气息。 - 晓日徂徕寒:早晨的阳光照在徂徕山上感觉寒冷。徂徕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此处用来形容清晨的寒冷。 2. 之子衔病归,请予开一言。 注释: - 之子衔病归:指某人带着病返回。之子在这里可能是对“您”的尊称,表示尊敬。 - 请予开一言
这首诗的译文是:船夫和船只都准备好了,一同前往朝廷。 一箭射中五只鹿,两位诸侯都来到。 伟大的祖先圣明神武,光辉灿烂无比荣耀
送进士高枢拱辰 韩门有李汉,柳氏得晦之。 其道卒无患,二子为藩离。 吾才诚驽弱,十年空孜孜。 韩阃与柳阈,岂敢辄潜窥。 二氏方肆行,斯文日已衰。 手持万丈斧,欲往断其枝。 以次及根柢,使不复蕃滋。 高生吾之婿,乃肯从吾为。 示我文一编,言辞不葳蕤。 翅羽虽尚短,已去磨尾箕。 气力虽未全,已能搏蛟螭。 吾日觉老大,韩柳难企斯。 吾子年始壮,勇若熊与罴。 李汉不足慕,晦之当并驰。 注释: 1.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三子以食贫困于藜藿为诗以勉之 - 三位年轻人因生活贫困而依靠吃藜藿作为食物,创作诗歌来鼓励彼此。 - 注释:藜藿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指贫穷或艰难的生活。这里的“为诗以勉之”意味着通过诗歌来激励和鼓励对方。 2. 吾世本寒贱,吾身守贫约 - 我一生来自卑微的家庭,一生都遵守节俭的生活准则。 -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的出身背景和生活方式,强调了其简朴和自律的生活态度。 3.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 “皇祖神武,畴敢戏豫”,意思是:我们的皇祖是神圣的,谁敢妄自戏弄他?“皇祖”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尊称;“戏豫”是开玩笑的意思。 “元年四月,筠叛于潞。”,意思是:在元帝元年四月,张筠在潞反叛。这里的“元年”指的是元帝元年,“叛乱”指张筠在潞反叛。 “皇祖跃马,至潞城下
诗句释义 1. 彼县吏: - 注释: 指的是那些地方的官吏。 2. 嗟乎嗟乎: - 注释: 感叹词,表现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悲叹。 3. 剥肤椎髓民将死: - 译文: 他们残酷地剥削人民,百姓将会因此死亡。 - 注释: “剥肤椎髓”是形容极其残酷,把百姓的身体和骨髓都榨取一空。 4. 夏取麦兮秋取粟: - 译文: 夏天收割麦子,秋天收获稻谷。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虾蟆》。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夏雨下数尺,流水满池泓。虾蟆为得时,昼夜鸣不停。 - 夏雨连绵不绝,池塘里的水涨满了。虾蟆得到了这个时机,日夜不停地鸣叫。 2. 几日饱欲死,腹圆如罂瓶。巨吻自开阖,短项或缩盈。 - 几天下来,虾蟆已经快要饿死了,肚子鼓得像个瓶子一样圆。它张开大嘴,闭紧嘴巴,有时候还缩进去。 3. 时于土坎间,突出两眼睛。是何痴形骸,能吐恶音声。 -
【注】 刘:指刘安。 病归:因病回家。 徂徕:山名,在今徐州东北。 驺虞:传说中一种有角的野兽。 【译文】 泰山山前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不种蕨薇。 千头碧绿的竹子和瑶草甘甜可口,百亩玉芝和丹粒肥美。 麒麟凤凰都吃饱了,翅膀展开奋力高歌。 徂徕山下很少耕种,蒿草丛生的园子里没有花草。 驺虞鸟不住下来,鸾鸟也飞走,黄昏时分燕子麻雀飞来。 可惜刘子失去了他的归宿,不能住在泰山徂徕依傍。
【解析】 “皇祖”即高祖,“进”通“境”,意为进犯,“扬”通“阳”,意为城阳,“长驱”意为长驱直入。“并焚其孥”意为一并焚烧他的妻儿。 【答案】 译文: 高祖英武,谁敢于轻狂? 第一首诗: 高祖雄壮,何人敢于狂妄? 第二首诗: 元年九月,高祖叛于城阳。 第三首诗: 高祖长驱,直抵城阳城隅。 第四首诗: 高祖进击,登楼纵火,焚烧了他们的家室。 赏析: 这首诗写高祖平定叛乱后对敌手的报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