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
诗句解析与译文对照 1.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闲无事追省平生因成感事述怀诗五言一百韵示儿孙辈使知遭遇终始之意以代家训故言多不文(首句)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多年告老,但未获批准的情况,决定返回家乡。 2. 再上忝乙科,初筵习磨楯(第二句) - 注释: 再次进入官场,在初次的宴会上练习应对问题。 3. 绸缪结官课,奄忽罹忧疹(第三句) - 注释: 开始筹划如何完成官责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大孝尊亲,治本人伦。 自家之政,所以刑民。 天正元日,帝郊毕禋。 将崇母仪,爰即嘉辰。 正朝乾辟,羽卫星陈。 金石既作,公卿荐臻。 帝步西序,躬咨尔臣。 授以册宝,极其礼文。 群官在位,靡不欢欣。 谓天子孝,感于人神。 祝天子年,后于灵椿。 皇心匪懈,圣度惟新。 注释: 1. 这首诗是描述南郊大礼的庆祝完成。南郊大礼是为了庆祝皇帝即位,祭祀天地神灵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南郊大礼的完成。下面是对每句的翻译和赏析: 1. 惟宋五世,将郊泰玄。 - 只有宋朝经历了五代皇帝,即将举行祭天典礼。 - “惟宋五世”指的是宋朝共有五代皇帝的统治,“将郊泰玄”表示即将进行祭天的典礼,“泰玄”是对天地的尊称。 2. 祗若前典,钦崇道尊。 - 恭敬地遵循过去的典章,尊敬和尊崇天道。 - “祗若”意为恭敬地遵循,“前典”是指过去的经典,“钦崇”意为尊敬和尊崇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1. 帝陟圜丘,天降之祜。 - 注释:皇帝登上圆形的祭坛,上天降下了福赐。 2. 嘉与士民,均承福祚。 - 注释:我感激地赐予士人和百姓,让他们都享有福禄。 3. 还御端闱,躬布皇度。 - 注释:返回到皇宫的正门,亲自颁布皇令。 4. 鸡星验占,鹄书胪句。 - 注释:鸡星的运行预示着吉兆,鹄书中记录了祥瑞。 5. 庆浃天渊,恩霏雨露。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宗的《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天命有宋,系轩纂唐(天命降临到了我们宋朝,继承并发展了唐朝的基业)。 祖武宗文,积厚流光(祖宗们英勇善战,为国家积累了强大的力量和深厚的恩泽)。 奕奕清庙,八祏同堂(庄严神圣的太庙中,供奉着八个祖先的神像,象征着国家的和谐与统一)。 五祀备飨,百顺储祥(各种祭祀活动丰富多样,百事顺遂,预示着国运昌盛)。 皇帝孝思
【注释】 和:指与友人唱和。神水沙碛:沙漠。碛(qì),沙石之地,多风沙的河床或沙滩。 【译文】 沙漠行走不到百里的地方,就已遇到许多险阻地形。 不是遇上大风,而是狙击敌人才能战胜强敌。 过去只听说沙漠可以通行,现在才真正经历沙漠行军作战,虽然渡过了沙漠,仍然感到困难重重。 幸而没有发生洪水灾害,太阳月亮都免遭遮蔽。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沙漠中行军时写的一首纪行诗
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 忆寓龙阳馆,曾陪布素游。 登朝俱老大,分袪几春秋。 脱屣追三景,遗衣复一丘。 无因素车送,感旧涕双流。 注释: 朝议大夫致仕张公挽辞二首:朝议大夫致仕的张公,被追赠为朝议大夫。他在家中去世了。我为他写下了这两首诗来表达我的哀悼之情。 忆寓龙阳馆,曾陪布素游。 忆:回忆。 寓:寄居。 龙阳馆:地名,这里代指张公居住的地方。 曾:曾经,过去。 陪:陪伴,随同。 布素:简朴
【注释】 平生南北与东西,岂是扬波与汩泥。晚入金门诸彦接,来同绮席赐尊携。 时逢宠渥欣陪预,老遇风光懒咏题。共戴君恩何以报,惟将圣寿祝天齐。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应诏而作,感慨万千,抒发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生活,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全诗感情真挚,语言平实,富有哲理性。 首联“平生南北与东西,岂是扬波与汩泥”,诗人以“平生南北与东西”来形容自己一生的漂泊不定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注意分析诗歌的内容特点,从作者、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各个角度来分析诗歌,然后结合诗歌的主旨和意境作答。“公居幽绝谁能纪”,“公”,指杨守;“幽绝”,形容偏僻冷落,没有人能够记载(他的事迹);“纪”,记载。“公”是诗人对杨守的尊称,也是对杨守的一种赞美,说他的人品如范景仁一样高尚。“欲到应须劳屐齿”,“想到达杨守那里
这首诗是元稹的《三月三日与李十一游长安慈恩寺李尹见招诗十二韵》。元稹在长安期间,曾经得到过时任尚书左丞、同平章事的李逢吉的照顾。所以,元稹写这首诗时,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十年不到掖垣西,旧路重寻壁已泥。 四户贵同公鼎重,九门高共斗杓携。 追思往事惊陈迹,欲和长言怯巨题。 老见诸贤虽缩忸,不量绵力尚思齐。 注释: 十年不到掖垣西:掖垣,指宫门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