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远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送能首座住紫箨 驱耕夺食继心灯,互换交驰货物增。 道大莫知空冀北,功恢高揖岭南能。 我们逐句进行解读: 1. 第一句:“送能首座住紫箨”(赠别能首座) - “能首座”指的是能禅师,一个在禅宗修行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紫箨是佛教中的吉祥物,常用来象征护法和保护,这里可能表示能禅师将有护持佛法和众生的能力。 2. 第二句:“驱耕夺食继心灯,互换交驰货物增
达磨西来教外宗,了无言说立全功。 单传直指通身眼,谁信从前彻骨穷。 注释:达磨是佛教禅宗的始祖,他是从西面来的高僧,他的教导不同于传统的教义,而是以直接的方式传授佛法。他创立了禅宗,使得禅宗成为一种独立的佛教派别。他以无言的方式教授佛法,让人们通过实践悟道,而不是靠言语讲解。他的成就是非常卓越的,他的教导让无数人受益,他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他只传法给少数弟子,这些人被称为“直指”
诗句释义 1 白石山头:指的是一个位于山区的地方,通常以石头为主要景观,因此被称为“白石山”。 2. 衲子多:“衲”是指僧人,“衲子”即指僧侣。此处形容山上的僧侣众多。 3. 泥牛吸尽井中波:这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头泥塑的牛试图吸尽一口井中的水,结果却因为泥太软而无法成功。这里用来比喻僧侣们虽然努力修行,但往往事倍功半,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4. 佗年布袋重开口
【解析】 ①“妙喜南还”是作者自注:“妙喜,即妙觉也。南还,谓南归也。”妙喜,指唐代僧人慧能,他是佛教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据《旧唐书·本传》记载,慧能曾于六祖弘忍门下学道,得法之后,回到南方,在韶州大梵寺宣讲《金刚经》等经教,并自称“吾为传授衣钵,度此众生”。后因弟子法海等人的劝说,又回到了广东韶州。后人称他为禅宗六祖之一。②“以偈迓之”是说作者用诗歌来迎接他。③“铜驼千载今休问
这首诗是送别诗,写的是一位友人离别而去。全诗四句: 第一句“脱笼掣辔换皮毛”,意思是说这位朋友像一只被放出笼的马,摆脱了羁绊,自由自在。这一句用了比喻手法,将人比作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 第二句“水远山长道自高”,意思是说,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山高水长,道路自然显得高远而宽阔。这一句也是用比喻手法,将道路比作山高水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
【注释】 铁面波斯:指铁面御史。九峰,指浙江金华的九峰山,是李白的故居和隐居地。归旧隐:回归山林,不再入仕。 译文 在狂风怒涛中,铁面御史驾驭着波涛,黑风才起浪头高。 撑着小艇抽金镞(jǔ),恰似将军进入无人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铁面御史乘船逆风而行的情景。全诗以“铁面波斯驾怒涛”起兴,用夸张的笔墨写出了狂风巨浪的威力,然后顺势转入写铁面御史乘舟逆风而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析诗句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体会其表达效果;分析手法,把握诗情画意。“湖山添得老魔王”:湖水、山光、佛影、老魔王,四境交映,意境幽邃。“舌卷风雷眼放光”:用夸张的笔法描写妙禅师的口才和辩才,突出其高超的禅学造诣。“背却法堂重勘破,不知谁与我分赃”:背却法堂,表示要重新审视禅宗宗旨。“不知谁与我分赃”,指禅宗的真谛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些教派所垄断
注释: 和石解元白莲 其一:和,应和。这首诗是作者应和石解元的《白莲》一诗而作的。 玉女:仙女。欹冠:斜倚着帽子。莹夜塘:月光下的塘水清澈如镜。 雪敷:像雪一般铺陈,形容花瓣洁白如雪。仙掌:仙人的手杖,这里指白色的莲茎。犯秋香:冒着秋天的芳香。 江南五月多风韵:江南地区在五月份时气候温暖,风景秀丽,富有风情韵味。 素艳天资:纯洁鲜艳的天资,形容莲花的天然美丽。点妆:点缀妆容
【注释】 1. 次万年贲和尚韵:次,跟随;贲和尚,唐代著名僧人,名无辩。安史之乱后,避祸江南,与贺知章、张旭、包融等结“永兴诗社”。本首诗是和万年贲和尚的七律诗,押平声韵。 2. 其二:指第二句。 3. 笑谈:开开玩笑。 4. 把酒:端起酒杯。 5. 雨后雨前牙爪在:意思是说,雨过天晴之后,雨前的雨点还在,就像自己的牙齿和爪子在,等着你来观赏。 6. 细磨春色待君来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寄道场全和尚 雪顶昆崙着意猜,十头罗刹笑颜开。 镬汤冷处君先入,浒眼横时待我来。 注释:昆仑:古代神话中的神山,在西方,常被用来形容高峻。昆崙:昆仑山的简称或别称。雪顶上的昆仑,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着意猜:指故意猜测、思量。十头罗刹:指十个恶鬼、妖魔鬼怪。这里以罗刹来代指邪恶势力,暗示了诗人对敌人的蔑视。笑颜开:笑容满面,形容敌人得意忘形的样子。镬汤冷处君先入:指沸水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