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磊
韩圣秋舍人见过响山草堂即事 是时八月初,炎蒸酷于暑。 徙席向深林,凉风浩如许。 新瓜间梨枣,次第给园圃。 开襟重斟酌,纵谈无今古。 酿蜜蜂从王,戏水凫傍母。 感念物类生,一一得其所。 翻愧人世间,丧乱多辛苦。 注释: 是时候:正是这个时候。交:同“骄”,盛也。八月的骄阳犹如火一样炽烈,热得令人难以忍受。炎蒸:炎热。酷于暑:比夏天更热烈、更酷热。徙席:移坐,指换地方,即换座位。深林:幽静的树林
春日寻李研斋杜苍略 春天寻找李研斋,杜苍略。 译文:春天里,我去寻找李研斋和杜苍略两位诗人。 注释:李研斋,指唐代诗人李涉。杜苍略,指唐代诗人杜牧。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两位著名诗人的怀念之情的诗。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诗人的深切思念。 酒病不可支,佳会复难爽。 译文:因酒而病得无法忍受,难以享受到美好的聚会。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饮酒过量而导致身体不适
韩圣秋舍人见过响山草堂即事 【注释】 1. 旷览世故多:指作者在草堂中眺望,看到世间世事繁杂。 2. 毕志力南亩:指作者立志耕作,致力于农田。 3. 矧耽山水幽:更何况他喜欢自然山水的宁静和美好。 4. 卜筑遂云久:指他选择定居在这片山林之中已经很久了。 5. 朝耕暮垂纶:早上耕种,晚上钓鱼。 6. 草木甘同朽:意思是植物与大地一起腐烂,比喻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7. 讵谓名姓存
秋日龚芝麓总宪招集孝侯台 寻秋日爱城南路,吊古周侯况有台。 廿载乱离为客过,半生怀抱见山开。 松寒翠色侵衣履,菊老风香到酒杯。 向晚凭高更搔首,一声霜雁月中来。 【注释】 1. 秋日:秋天。 2. 龚芝麓总宪:龚自珍(1793-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欲从大地搜诗料”,广泛搜集诗歌材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 3. 爱城南路:地名
这首诗的译文是: 寄刘伯宗兼问次尾诸孤 黄云笼罩着凤凰楼,六朝繁华一草莱。 少有虚怀自谦皇甫评,年老还忆谪仙才。 春风中踏青应数他,夜月下饮酒好开斋。 回首往事堂中客,遗书孤子重堪哀。 注释: 1. 黄云:指黄尘。 2. 凤凰台:即凤凰台,位于今南京市南郊长江边。 3. 六代:指南北朝和隋、唐。 4. 草莱:野草丛生之地。 5. 覆瓮少虚:形容谦虚谨慎。覆瓮少虚,意谓瓮口虽小,但也能装些水。 6
寄刘伯宗兼问次尾诸孤九子山头草木悲,五年江上雁鸿迟。 吹箫食拟从人乞,吞炭声还畏友知。 吾道荆榛空岁序,中原战斗几须眉。 只今才彦看将尽,爱尔冰霜独自持。 注释: 九子山:指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 草木悲:形容山林荒凉,草木凋零的景象。 五年江上雁鸿迟:形容五年来长江上大雁的飞翔速度很慢,比喻时间的流逝。 吹箫食拟从人乞:意思是说,我的生活就像吹箫一样,需要别人的施舍才能生存。
【注释】 ①柴门:用木料、土坯等搭建的门,简陋朴素。②响山西: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③东风不识人愁思:指春天来了,但人们心中仍然有愁绪,春风也不懂得人的忧愁。④水长花开鸟乱啼:春风吹来,花儿开放,鸟儿乱飞。 【赏析】 云度千山,日低万壑,是春光明媚之景象,而诗人却“深闭柴门”,足见他的孤独和苦闷。次句以“响山”对仗“柴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僻静和诗人的孤寂。三句写“东风不识人愁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如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粳稻朝初获” - “粳稻”指的是粳型大米的稻米,通常口感较软。“朝初获”说明是在清晨收获,稻谷尚未完全成熟,颗粒饱满但略带青涩。 2. “荷花晚更香” - “荷花”是夏日盛开的水生植物,以其清新香气闻名。“晚更香”意味着荷花在日暮时分更加散发香气,可能因为夜间温度较低,荷花释放更多芳香物质。 3. “萤飞将草乱” -
诗句解释 1 汪边荒草欲黄昏,好客烦开永夜樽:在荒芜的边远地带,夕阳即将沉落,好客之情促使我打开酒壶畅饮,享受这漫长的夜晚。这里“汪”指的是边远之地,“荒草”描绘了一片萧条的景象,“黄昏”则增添了一丝凄凉感,“好客”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永夜樽”则是说这一夜将延续到天明,象征着与朋友共度的欢乐时光。 2. 杨柳月明栖海燕,桃花水涨上河豚:月光下,杨柳轻轻摇曳,海燕在柳枝间栖息
【注释】1、陈伯玑:诗人友人。2、薄暮:傍晚。3、沿途问客船:沿途询问过江的船只。4、归鸟破江烟:归来的大雁冲破了江面上的烟雾。5、立语:站立说话。6、孤征:孤独远行。7、娟娟:明亮的样子。8、娟娟:明亮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陈伯玑一路远行的关切。 首句“薄暮闻君至”,写诗人在傍晚听到陈伯玑的到来,这两句是叙事,点明送别的时间与地点。 第二句“沿途问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