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
译文 神弦音乐的第十一曲响起。 香炉里青雾缭绕上升,灵幡飘动,洒下金钱纸钱。 练带斜垂如八尺冰挂,缠着白蛇,它的神情已经死亡。 小溪边的女娃露出乳色双峰,穿着神袍,替神灵说话。 花裙绣裤,踏风而行,如同旋风中的小蛮舞。 夕阳西下西山云气浓重,金龙画烛映照出青光。 土妖木魅变成人形,在古壁上空走廊中传来脚步声。 嘈杂的弦声与社鼓齐鸣,身体悬挂在羊肠上磔杀牛首。 送神归去,老狐醉卧在檐前的柳树之上
子夜吴声四时歌四首 秦罗敷采桑故事春景描绘 朱雀街头雨绵绵,乌衣巷口风凄凄。 飞来双燕子,不入景阳宫。 为问秦淮女,还知玉树空。 注释: 朱雀街:古代京城中一条著名的街道,位于皇宫附近。 秦罗敷:指汉代美女秦罗敷的故事。 景阳宫:古代宫殿名,此处指秦罗敷所在之处。 玉树:指西施之美。 赏析: 李白的《子夜吴声四时歌四首》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和相关的故事
【注释】: 1. 估客行二首:指《估客行》两首诗。 2. 割裳制:剪下衣服做成。 3. 家书:家信。 4. 刺指题日月:用指甲在手指上写下日期和时间。 5. 不知何时到?但记今朝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达,只记得今天出发。 【译文】: 裁剪好衣裳制作了家信,用手指头写在手上的太阳和月亮。我不清楚什么时间能够到达,只记得今天是启程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注释】 曼倩:指汉代东方朔,字少翁,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啼饥桃未熟:《汉书·武帝纪》载:“上幸雍祠后土祠,见枣非时,上问其故,乃曰:‘我王母欲感陛下,故令风雨至。’” 绮窗珠树:形容华丽精美的窗饰和树上的珠树。 上清童子:即上清真人。关:指玉关。 鸾尾扫云方种玉:《列仙传》卷下引《王子年拾遗录》说:“王母于月中乘紫云车而降,驾九白鹿,骖三青鸟。西王母戴金精玉枝九子冠,衣九色玄衣,乘九光云舆。”
【译文】 湖上水云绿,荷花十里香。 咿哑木兰棹,惊起睡鸳鸯。 雌雄两分去,不觉断人肠。 【注释】 子夜:指子夜歌,古乐府曲调名。 吴声:指南朝时吴地的民间音乐。 四时歌:泛指各地流行的诗歌歌曲。 绿:指湖水的颜色。 十里:指荷花盛开的地点。 咿哑木兰棹:用“咿哑”形容船夫划桨的声音,“木兰”代指女子。 惊起:惊动。 睡鸳鸯:比喻水中鸳鸯。 两分:一半。 断人肠:形容声音凄婉动人,令人心碎。 赏析
【译文】 在石头城启船出发,系好船儿泊梅根渚。 江上的月光清冷夜茫茫,映出家人的交谈声。 【注释】 石头城:即江苏南京秦淮河南岸的金陵古城。 梅根:指金陵西南郊的地名,这里作栖止之地用。 【赏析】 《估客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诗人从江南乘船沿江东下至扬州,途中经过南京时,与当地居民的接触,以及他由此而产生的感慨。第一首先写诗人在南京起舟、系缆,后写月下家人团聚谈笑的情景
红门曲 红门欲开人渐稀,栖乌哑哑漫天飞。西宫宝烛明如昼,玉筵围坐诸嫔妃。 黄羊夜剥博儿赤(“博儿赤”即“博罗”,一种古代乐器),金碗银铛进炰炙(烹)。银汉依微白玉桥(银河在天边隐约可见,如同白玉桥),隔花宫漏夜迢迢(隔着花丛,听到宫中更漏声,夜深了,时间已经很晚了),内城马嘶丞相朝(皇宫深处传来骑马声,是丞相来上朝)。 注释:红门:指宫殿大门,也泛指宫廷的大门或正门。 栖乌:栖息于树上的乌鸦
子夜吴声四时歌四首 瓦上松雪落,灯前夜有声。 起持白玉尺,呵手制吴绫。 䌥纫征袍缝,边庭草又青。 注释:在瓦片上的松花落在瓦面上,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这就是夜晚的声音。我拿起一根白玉尺,轻轻地敲打着它。然后用手把吴地的细丝织成的绫做成衣服,这是制作吴地的丝绸。然后开始缝制战袍,边远的边疆又开始生长出绿色的草。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夜深人静时刻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他听着屋外的声音
诗句解释: 1. 煌煌天狼星,芒角射参昴。独步天东南,烨煜竟昏晓。 - 煌煌天狼星: 形容天狼星明亮闪耀。 - 芒角射参昴: 天狼星的明亮光芒直射到参宿和昴宿。 - 独步天东南: 天狼星在东南方向独自行走。 - 烨煜竟昏晓: 天狼星的光芒照耀了整个白天和黑夜。 2. 天弧不上弦,金虎敛牙爪。万里食行人,白骨遍荒草。 - 天弧不上弦: 指北斗七星的弧线不与太阳对齐。 - 金虎敛牙爪:
神弦十一曲,双头牡丹大如斗,簇金小帽银花镂。 神弦,指《神弦》,是一首古老的民间乐曲。双头牡丹,形容乐曲的旋律优美,如同盛开的牡丹。大如斗,形容乐器巨大,声音洪亮。簇金小帽银花镂,描绘了乐器精美的装饰,如同华丽的帽子和花纹。 绿斗长眉丹激唇,白马黄衫灌江口。 绿色斗笠,长着长长的眉毛,红色嘴唇,形象生动。白马黄衫,穿着黄色的衣服,形象鲜明。灌江口,指的是江河入海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