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诗句】 宝扇唐宫袖,檀床汉殿箫。星河隐隐夜迢迢。缥缈谢家廊庑五云高。 碧海回尘旋,黄垆梦雨飘。烛心齐赴冷中消。纵使有花有月总无聊。 【译文】 唐朝宫女的扇子,汉朝宫殿中的箫声。银河在夜色中隐约可见,显得遥远又漫长。仿佛看到谢家的廊庑,云雾缭绕在五色云层之上。 海浪翻滚着尘土,黄陵君梦中的雨水纷纷扬扬。蜡台蜡烛的光芒渐渐消散,纵使有花儿有月亮,心中却感到空虚寂寞。 【赏析】
《南歌子·七月八日坐夜》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篇充满了清新淡雅的意境。 暮雨银河洗,微凉绣幕招。 暮雨淅沥地洗净了银河,微凉的天气使绣帐也敞开了。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凉的夜晚景象。 月钩金挂翠云绡。正是新秋第一、好良宵。 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夜空中,银色的月光照亮了翠绿色的云彩。这是一首描写初秋之夜景色的词句。 扇懒流萤扑,香残宝鸭烧。 扇子懒得扇去飞舞的萤火虫
【赏析】 此词写一个女子的娇媚。上片先从外貌写起:“滴粉搓酥巧,深脂浅黛妍。”用“巧”与“妍”两个词语形容女子的容貌,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容华绝世的女子形象。下片则着重描绘其表情动作:“笑倚东风欲语、又无言。”“欲语”是说她想开口说话,但又不说;“又无言”则是说她本来想说而又不说。这两句写出女子含羞带笑的神情,既含蓄又委婉,既活泼又深沉。“宜喜”三句:写女子多情善感的性格。一个“喜”字
【注释】: 团雪重㡘晚,回风小阁晴。似无情处却多情。飞向蝶绡裙底斗轻盈。--团雪(雪白的云彩),指杨花;㡘(huàn)晚,指傍晚。回风小阁晴,即回风亭,在西湖孤山西麓,宋时为游赏之所。回风,回旋吹来的春风。蝶绡,丝织品名,这里指蝴蝶。裙底,指女子的衣裙下摆,喻杨花飞舞的样子。斗轻盈,形容轻而飘舞的样子。--此词写杨花飞落的情景与心情。 漂梦思前度,耽狂误此生。带将离恨付轻萍,只恐春池吹皱总干卿
【注释】 红豆相思树:红豆,即赤小豆,古人常用它来表示相思。 青荷宛转丝:指女子梳妆时用青绿色的荷叶作的细长发簪。 归信故迟迟:归信,指书信。迟迟,拖延的样子。 玉颜憔悴损:玉颜,指女子的容颜。憔悴,形容因忧愁而面容消瘦。 强禁持:勉强忍住不哭。 【赏析】 《南歌子》是一首写闺情的词。上片写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盼望。下片写思夫的愁绪与苦衷。全词写得委婉细腻,缠绵悱恻。 “南歌子”为唐教坊曲名
【解析】 本词上阕写送别,下阕写别情。全词以“南歌子”为题,是因词中有“南”字。此调又名“南乡子”“忆秦娥”。唐教坊曲名。本词上阕写送别之景:驿道狭窄,秋风劲寒;翠辇出阳关(指长安),西风中琵琶弦上泪痕斑斑。下阕写别情:不忍弹拨《阳关三叠》的悲凉曲调。“南歌子”三句点明题目和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上片头句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驿路羊肠窄,西风马首寒。”驿路狭窄,天气寒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句“娟娟明月影,出东墙。”理解全诗意思,并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南歌子”,词调名,又名“南乡子”“南歌子慢”。《尊前集》入“中吕调”。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上片首二句写苏小门前的柳树,罗敷陌上的桑树。“南歌”、“北舞”都是古代民间歌舞,“门柳”、“陌桑”则分别指家门前的杨柳和村头的桑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句的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江花月夜景的词,“重见合魂销”一句是全词的关键。“魂销”指魂魄都融化了,形容被美景所打动,心神为之一醉,不能自已。“殢人娇”是说人因受此美景的感染而娇媚如花。 【答案】 ①出谷莺调舌——莺儿在山谷里啼声婉转,仿佛在说话。 ②临风柳亸腰——杨柳随风轻摆着腰肢。 ③重见合魂销——再次见到这样的景色,连魂魄都要销魂了。
南歌子 啮锁金蟾在,衔书翠鸟回。疑是复疑非。 红楼相望冷,雨霏霏。 注释 - 啮锁金蟾:指月亮或星星形状的金蟾,象征美好与希望。 - 衔书翠鸟:指鸟儿嘴里叼着信件或信物,象征消息、消息传递。 - 红楼相望:指高楼相互映衬,形成美丽的画面。 - 雨霏霏:雨下得很大,连绵不绝。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文化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
南歌子 画架沾春雨,丝绳动晓风。佳人群戏百花丛。试看湘裙飘荡、半天中。 蝉鬓过眉翠,罗衫映日红。才离花板立从容。一似姮娥轻落、广寒宫。 注释: ①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楼令”、“小重山”。 ②画架:指女子的画妆。 ③春雨:指画眉用的青黛颜料。 ④丝绳:指画眉毛用的黑色墨线。 ⑤佳人:指美貌的女子。 ⑥花丛:指女子的发髻。 ⑦湘裙飘荡:形容女子的衣裙飘逸动人。 ⑧姮娥:即嫦娥,传说为月宫中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