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凤
【解析】 本词的上片写玉兰开放,下片写回忆。开头两句“玉梅未落,早东风作弄”,是起首句。玉梅未落,指春天尚未到来,而东风早已吹动柳絮。这里用“作弄”二字形容东风的顽皮。以下三句承“作弄”而来,写风儿把柳絮吹到湖里去了。衣卸湖棉犹道暖,直似残春无别。意思是说,虽然湖水已结冰,但湖上的棉衣仍感觉温暖,这和春天没有区别。“柳眼全舒,蕉心欲展,芳草连天末。”这三句紧承前面两句而来
【注释】 疏帘淡月:稀疏的帘子,淡淡的月光。 李晨兰女史:“茶烟煮梦图”是李晨兰女史的作品。 蕉阴竹影:形容庭院里的蕉树和竹子投下的影子。 星眸:明亮的眼睛。 云鬟:发髻。 绿窗吟倦:在翠绿的窗前吟诵诗词而感到疲倦。 西风吹断:西风把什么吹断了? 池生谢草:池边生长着开谢了的草。 吴江:指苏州的江南水乡。 碧烟空绕:碧绿色的烟雾环绕着画屏。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独倚妆台
【注释】 1)鹊桥仙:词牌名。 2)蛛丝屋角:蜘蛛网的细丝,像屋檐一样。 3)蝉琴树杪(miǎo):指蝉鸣声如弹奏琴曲。树杪,树梢。 4)雨歇黄昏新霁(jì):雨停天晴,夕阳西下时分露新晴。 5)月钩半吐画屏秋:月亮从东方升起,挂在天空,像弯钩一样,映照在画屏上,使秋天的景象更加清幽美丽。 6)吟笺争擘(biē):把写诗的纸张都争抢着撕开。 7)绣绒分剖:用针线缝制,将刺绣的花纹分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具体分析。此词上片首句“帘卷东风燕子飞”,描写了春景,燕子飞回;二句写杏花盛开,卖饧时节;三、四两句写年年独自踏青,无人陪伴。下片“绣榻春闲人悄悄”,描写闺中寂寞;五、六句写夜深人静,寒漏迟迟;最后三句写月色如洗,窗前横枝。全词表达了一种孤独惆怅的情绪。 【答案】
【注释】 喝火令 · 题余慈柏“秋江独钓图” 天净明霞敛,山遥翠黛浮。潇湘烟景画中收。输与长竿袅袅,独钓钓清流。 逸思冥冥雁,闲情点点鸥。断无人处一扁舟。只有斜阳,只有晚风柔。 只有荻花枫叶,月冷半江秋。 赏析: 此词为一首写景词,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秋江独钓图。 【译文】 天空湛蓝,太阳光明媚,霞光收敛,远处的青山如黛青绿色彩在天际浮动;潇水和湘水两岸的烟雾景色都被收入画面里
绣着花纹的衾被不睡,愁绪纷乱像那织成的丝。玉炉里袅袅升起的香烟,透过窗纱照见碧绿的窗帘。残月照着帘钩,传来雁叫声声寒带秋意。 夜深人静,四周一片寂静,不知什么地方高楼中吹起了笛子。灯下小屏孤零零的我,没有书信也没有亲人的消息。 注释: 1. 绣衾:绣有花纹的被子。 2. 玉炉:指铜制的香炉。 3. 残月:指新月。 4. 帘钩:指门上的横木。 5. 高楼:指远处的楼。 6. 灯背:指灯罩后面。
【释义】 听。六曲屏山靠着清晨的晴朗,流莺啼唱着,隔着花枝送来阵阵鸟声。 【注释】 ①“听”字是题目,也是全词的领起词。②“六曲屏山”:指曲折回廊围绕的楼台。③“倚”:依靠。④“晓晴”:晨曦微露,天气晴朗。⑤“啭”:鸣叫。⑥“隔花”:隔着花枝。⑦“流莺”:黄莺。⑧“风递”:风吹动。⑨“赏析”:这首小令以清新明丽的语言、优美婉转的音乐意象和清丽淡雅的格调,描绘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春晨图景
【注释】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 撩撩:轻拂。 “无赖”二句:意即春风顽皮地吹拂,时而飞来时而又停驻不前,惹得我情思绵绵不断。 无拘:没有拘束。 愁:忧愁。 【赏析】 《如梦令·游丝》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上片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春愁;下片则写春风调皮地在花间飘来荡去,惹起作者的闲愁。全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祝英台近·自题画木芙蓉碧云高,黄叶卷。霜冷小庭院。闻说芙蓉,隔岸已开遍。最怜写入西风,美人清怨。暗惊觉、流光催换。 慢留恋。试看无语盈盈,露湿绛罗软。渺渺馀怀,天际绿波远。恍疑兰桨归来,醉红零乱。正一片、暮江秋晚。 注释: 1. 碧云:形容天空中飘浮的云雾。 2. 黄叶:秋天的树叶由绿变黄。 3. 霜冷:形容天气寒冷,霜冻。 4. 芙蓉:荷花的别称。 5. 西风:秋风。 6. 绛罗
诗句翻译: 1. 诗意解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清晨,独自一人漫步于山林间,感受到的孤独和内心的哀愁。这里的“愁里韶华”指的是青春易逝,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别后心”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分别后的深切思念。 2. 关键词注解:“青梅如豆”是形容春天时青梅树发芽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希望。“柳成阴”则描绘了春天柳树成荫的美景,暗示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3.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