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如下: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注释:玻璃江指的是清澈的河水,麦子已经成熟了,可以用水洗。引水细舂比炊玉,形容麦子磨成面粉就像玉石一样细腻。) 老守斋钵自有馀,端为吾民忧不足。 (注释:老守指的是老官人,斋钵指的是僧人吃饭用的小碗。自有馀,表示有很多食物。忧不足,表示关心民生疾苦的人还有很多。)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注释
【注释】 游铜梁县云岩:在四川合江县铜梁,有著名的云岩寺。我来到云岩寺是在初夏,这时洞府向晚开新蟾(新月)。晴空飘飘雨花坐,护此燕几垂飞檐。老僧闭门一榻外,瓶钵云火奁。人间日车手可热,道上火伞官争炎。不知此地荫冰雪,崖花石蔓骈浓纤。仙人遗蜕在山间,玉塔未许窥幽潜。行人各走记名姓,浪费粉板相黐黏。苏黄岩上字端有妙处,端有妙处垂缃缣。至今岩泉泻千仞,似与二老争森严。斯游与子固不薄,一饷喜逐清赏兼
这首诗是何思召求得中江县学名额的诗,表达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培养。下面逐句翻译和注释: 1. 九州多士各有贡,大小之物随土宜。 - "九州"指中国,"多士"指众多有才华的人。他们各有贡献(贡品),而各地的特产也各具特色(随土宜)。 2. 养材学校此其本,背本逐末宁不悲? - "养材"指的是培养人才,"学校"则是指教育机构。这应该是教育的根基所在,而背离了根本追求功利,岂不是可悲可叹
射虎将军须发白,老作三茅洞中客。 译文:射虎将军已经白发苍苍,在三茅山做道士修行。 注释:三茅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境的山脉。三茅:指“风后、赤松子、刘根”。相传为汉末张道陵于公元141年在此炼丹修道之处。这里借指道教圣地。 群仙呼去问姓名,谓是前时李八百。 译文:群仙呼唤过去,询问他的名字,他说自己就是从前的李八百。 注释:群仙:指天上的仙人。呼去:召唤过去。李八百:唐代诗人李白曾自号青莲居士。
注释:我藏有的李文才的画鹤,非常奇特伟岸。因为年月太久,缣帛破损残缺,每只画鹤都缺了一只足。偶尔有手艺高超的人为它们补足。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 柱子上的老工匠在说话后说,这些画鹤兀立着没有趾脚,就像叔山一样的无足鸟。 不妨万里戢六翮(hé),顾步下啄芝田宽。 方舟上的人爱惜鹤和画,一夔(kuí)之足万金价。 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 译文:
徐童聪明好学,弹琴技艺高超。 他的头发像两耳垂挂,口中吟咏黄庭经调绿绮琴。 诸公拂榻请他留下,怀疑他是前时的徐孺子。 我那琴挂在壁上很久未弹,声音分作浙音看成蜀音。 只要古人指点出趣妙,转觉良工的心事更难。 欣然与我同一笑,旧曲重闻如再少。 咸韶本自凤凰鸣,筝笛任夸蚯蚓窍。 孺子孺子年更痴,十三大胜陶家儿。 阿端不识六与七,随分牵衣觅梨栗。 注释: 1. 徐童子弹琴极聪慧诗勉其学:徐童非常聪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挽船》。 首句“群儿生长轻江湖”,描绘了一群儿童从小就在江湖中长大,习惯了水乡的生活。 第二句“上船下船谁使驱”,表达了这些孩子从小就学会了驾船的技巧,无论是上船还是下船,都由人引导。 第三句“江牵百丈沙水涩”和“岸上风雪兼泥涂”,描述了船只行驶时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江流牵引着船只,河水变得又涩又滑;而岸上的风雪和泥泞也使得行驶更加艰难。 第四句“下循枯苇鹅鸭乱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春日解冻,河水肥美,小风吹起沙尘,梅花飘舞。 东皇帝劝人耕作,天降细雨滋润大地,机器轰鸣,粒粒稻米如丝般细滑。 农民们喜悦地说着新年的话,绿苔覆盖着门前的土地,竹子在微风中摇曳。 有钱的人输官不生气,满地黄金无人争抢,价格自然上涨。 注释: - 春冰摇冻:春天的冰冻融化了。 - 小风卷沙梅雪飞:小风带着雪花飞舞。 - 东皇劝人作耕织:东方之神鼓励人们耕作和织布。 -
这首诗是赵彦肤的一首柏梁体诗,主题为送别张道录。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 熔化铜铁制作横梁,峡谷江流百丈高。 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 峡谷中山路曲折盘旋,蜀地仙人自由自在。 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 传授秘诀给凡人,青城山上烟雾缭绕。 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炼师天上仙。 纠缠缠绕的藤萝绿意盎然,清河炼丹的神仙已经成仙。 玉华楼高瞰平川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谢杨寿卿得到了一副香木拄杖,他对此十分珍视。诗中通过描述香木拄杖的质地、颜色和香气,以及它带来的力量和速度,表达了对这副拄杖的喜爱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衰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句释义: 1. 夜郎溪中七香木,长身一握如紫玉 - 夜郎溪是一种地方名称,这里的七香木指的是一种珍贵的树木,它的木材具有浓郁的香味,而且质地坚硬,如同紫色的玉石一样美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