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注释】简寿王主簿:简子寿,字寿王,是作者的朋友。番禺:今广东广州市。 住久江西近物情:在江西住了很长时间,这里指作者的居所。物情:人情。 闻名虽旧盖初倾:虽然早就知道您,但您的名字还是第一次听到。 未听健论折髯喜:没有听到雄辩有力的议论而感到高兴。未闻:听说。健论:雄辩的议论。 况有新诗出袖清:更何况您的诗清新雅致。况:何况。有:通“又”。 为簿免从高士例:担任小官不用遵循高士的规矩。为簿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罢官后,与友人郑南秀的离别之际。全诗以送别之谊为纽带,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理解的心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 首联“小麦茸茸短覆泥,如何熟得济民饥”,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小麦的生长状况。小麦在覆盖着泥土的土地上生长,虽然看似繁茂,但实际上却难以成熟收割,用来救济民众的饥饿。这两句诗通过小麦的生长状态来比喻自己的仕途生涯,暗指尽管自己努力工作
【译文】 送解省元赴南宫: 庭前有子便同登,学圃承家岂足称。 刻画无盐容更丑,宠光蕙草句全胜。 名场自此一投足,宦路不须三折肱。 累月笞儿吾岂敢,短檠犹可课秋灯。 注释: 过庭:通过庭院。即同登:一起登上。 学圃:学习园艺。承家:继承家业。 刻画:指雕刻。无盐:指卓文君,西汉时著名的女诗人。 宠光:受到宠爱。惠草:即蕙草,一种香草。 名场:科举考试的场所。投足:一举脚。 宦路:仕途。三折肱
【注释】 1.次韵临川傅簿:即《次韵临川王献之》的第二首,这是一首赠人之作。道旧:指对老朋友叙说往事。 2.倾盖:把车辕放下来,表示停车相见。 3.老秋风:岁暮时风。 4.汗颜:惭愧,羞耻。 5.何补:有什么用处。 6.过眼:转眼间。 7.棘(ji)地:偏僻、荒凉的地方。 8.所淹淹,犹言淹滞。 9.栖棘地:在荆棘丛中居住。 10.曩余:我过去。 11.曾掌采芹宫:曾经执掌过掌管采集芹菜之事。
【注释】 1. 郑胜弃:即郑光远,字胜弃,北宋人,曾任大理寺丞。 2. 中原:指宋朝。 3. 南冠:古代戴南方冠帽的人,这里指受降将官。 4. 九死:形容处境危险。 5. 幕府礼罗:指朝廷征召。 6. 长铗:剑名。比喻好剑,惜其不遇主。 7. 男儿富贵寻常事:男子汉,做官为富贵是平常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慷慨激昂的笔调,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注释】: 1. 笔端有印印金泥:意思是用笔在纸上写字,就好像在金子上刻了一样。 2. 名高米样齐:意思是名声像米粒一样大。 3. 两郡漫游官似水:意思是在这两个地方当官就像是水一样流。 4. 七阶懒觅荐为梯:意思是我在官场中已经升到第七级了,但是还找不到一个台阶。 5. 登瀛已近帆惊转:意思是我已经接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但是船帆突然改变了方向。 6. 入幕虽卑首愿低:意思是进入幕府虽然地位低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送范南宫守彭归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1节: 起草南宫著作庭,历阶亦合侍承明。 注释: - “南宫”指的是皇帝在京城的住所,这里代指皇宫。 - “著作庭”指的是朝廷中负责撰写文书、记录朝政的地方。 - “历阶”意即经过台阶,形容地位的提升。 - “侍承明”意即在皇宫内侍奉明君。 赏析:
诗词名句“太学声名十五年,鸡林副墨竞流传。”出自宋代诗人许及之的《送郑廷玉教授之官邵武》。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1. 诗中第一句: “太学声名十五年”, 这里的“太学”指的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十五年"则暗示了郑廷玉教授在太学中求学和研究的时间长,达到了十五年。这一句通过“声名”二字,表达了郑教授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声誉。 2. 诗句第二句:“鸡林副墨竞流传
祝融七十二峰尊,诸老相望古道存。 二邵人才元有种,三湘风物向曾论。 郡侯名字祖鞭先,郡倅风流世有传。 更着广文铛脚坐,亦怜委吏鼎科年。 江山莫道非吾土,官舍曾无有此贤。 自是蓬莱山上客,枉教予作送行篇。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祝融七十二峰尊,诸老相望古道存。 - 诗句解读:“祝融七十二峰尊”指祝融山(又名衡山)以其雄伟壮丽著称,被尊为南岳,象征着崇高和尊贵。这里的“尊”表示尊敬之意
诗句原文: 家住城南水竹村,羡君月榭与风轩。 头颅已料书生骨,言语难酬明主恩。 何日致还归里社,也教依样买山村。 弹边求炙君怜我,许种名葩寄后园。 翻译: 我家住在城南的一片翠竹和荷花之间,羡慕你那美丽的月台和风阁。 我的头颅已经料到自己如同书生一般瘦弱,但言语难以报答君主的厚爱。 什么时候你能返回家乡,我也效仿你,在村里购买一个相似的小山村。 请你为我弹奏一曲以表我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