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准儿初应邑试即夕寄阅文稿喜赋:准儿,指作者的友人。初应邑试,指刚刚参加考试。即夕,指晚上。寄阅文稿,指把文章寄给友人阅读。喜赋,指因朋友的文章而高兴。 2. 试啼亦未久,喜汝早论文:试验啼鸣,也就是小鸟学飞,也没多久。喜汝早论文,意思是你早早地就写了文章。 3. 索读三都赋,期餐五岳云:索读三都赋,是说索要读《三都赋》这篇文章。期餐五岳云,是说期望能够像在泰山
以下是对何吾驺创作的《癸酉秋日赋菊二首》的逐句翻译与赏析: 1. 诗句释义:今岁餐英得,新晴满院秋。玉摇书案润,芳荫石床幽。岂为寻香草,还宜度酒楼。东篱旧朋好,行复寄乡愁。 - “今岁餐英得”:今年有幸品尝菊花的美味。 - “新晴满院秋”:新晴天气,满院都是秋季的气息。 - “玉摇书案润”:书桌上玉石被微风轻轻摇晃,带来凉爽。 - “芳荫石床幽”:花草在石头上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使得房间显得幽静
【解析】 此诗首联写春意已晚,诗人送目远眺,颔联写鸟儿绕箔声,颈联写画角辞三月,尾联写怀人思乡。“长袖倚天涯”,点明诗人因思乡而作此诗。 【答案】 不觉(不知不觉) 不觉春风晚,溪头送目赊。 鸟声偏绕箔,晓梦已离家。 画角辞三月,平原踏五花。 谁知怀景物,长袖倚天涯。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说不知不觉已是暮春时节,诗人站在溪头远眺,只见春风拂面,柳絮飘飘,一派暮春景色
【解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惠蒲草之赠。首联写收到友人送来的草药,十分感激;颔联写草药对人的益处;颈联写自己如何沐浴、剪发和呼号;尾联写草药与自己的关系。 【答案】 ①收到朋友送来的蒲草,十分感激。②蒲草的用途长久,深情厚意割爱给知己。③微云滋养根,清露滋润叶,蒲草生得娇贵。④小儿洗发时,用细水沐之,蒲草也随小儿同浴。⑤小儿狂呼,蒲草也随小儿同吼,真是天衣无缝。⑥蒲草有千条心,一寸寸长成
【注释】 接轸:指帝王所乘之车。 宗伯:官名,为六卿之一,即太傅。 慈慧寺:位于今北京城西,为唐时著名寺院。 愚庵上人:指僧徒,此处借指友人。 【赏析】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摩诘道人,世称“王右丞”。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开元十九年(731)中进士,任太乐丞、监察御史等职,后因被谤被谪。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又因被构罪贬为太子中允。安史乱起后,被迫受职
【注释】 昔贤曾:过去的贤人曾经。此地:指信州(今江西上饶)一带。载酒感河山:携带美酒,感慨祖国河山。策杖:拄着拐杖,这里代指诗人自己。一杯:即“一盏”,指酒量。孤亭:单薄的亭子。馀涕泪:留下未干的泪水。兴到:兴致来了。跻攀:攀登。浓云不可删:指浓云密布,难以挥写。 【赏析】 《过信州关上饶高永丰二使君邀集赵忠献一杯亭二首》,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此诗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
【解析】 此诗以“秋”为线索,通过描绘秋天景色、表现诗人心境来抒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而自然、清新而明快。 (1)首联:叠嶂多秋色,柔风木叶飘。 注释:“叠嶂”“柔风”“木叶”是描写秋天景象的关键词。 赏析:第一句写远望群山层峦叠嶂中,到处弥漫着秋色。第二句写近看树叶因微风而摇曳飘落,一片萧瑟之景。 (2)颔联:忘机于治乱,得趣在渔樵。 注释:“忘机”、“治乱”
注释: 竟夜沾花雨,无言对伯承。 竞(比赛)夜(夜晚)沾花雨,形容花瓣被雨水打湿,像花一样飘落。无言对伯承,没有言语和伯承相对。 扣门深似海,永夕坐如冰。 扣(敲门)门深似海,形容敲门声大得如同大海一般。永夕坐如冰,形容在漫长的夜晚里一直坐着像冰一样。 鼠戏频窥阁,蛾狂屡拂灯。 鼠戏频窥阁,频繁地观看着老鼠嬉戏的样子;蛾狂屡拂灯,不断地用扇子驱赶着蛾的飞舞。 遥怀寒雪里,欲枕不胜肱(胳膊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赏析作品的能力。首先读懂全诗,抓住关键语句“贫同旧社灯”和“一苇借胡僧”,明确诗句的意思:我和我弟弟一样贫困,就像旧时的社火一样,我们穷困潦倒,但我们依然要面对生活;我和我弟弟像胡僧一样在船上过夜。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即可得出答案。“清是吾家事,贫同旧社灯”的意思是:家境贫寒,如同旧时社火一般,我们兄弟俩都是穷人,过着贫困的生活
【译文】 五湖杯也小,我喜爱葛阳杯。天地同襟枕,云山漫去来。雨声浮仗入,灯影隔江催。还忆京尘满,因君首重回。 【注释】 1. 过信州:经过信州,即现在的江西上饶一带。 2. 关上饶:位于今江西上饶县,是信州的郡治所在地。 3. 高永丰:高安的别称,高永丰是当时高邮的长官。 4. 二使君:高永丰和高安两位长官。 5. 赵忠献:赵师雄的字,赵师雄曾为高邮长官。 6. 一杯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