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岱
【注释】 1. 疏影:词牌名。 2. 孤山:在杭州西湖西南,有梅花一林,为赏梅胜地。 3. 奠(diàn):祭祀。 4. 芳茔:指墓地。 5. 修竹:长竹。 6. 虚窗:空寂的门窗,形容凄清的环境。 7. 自泪落:指泪水从眼角流下。 8. 临川哀曲:指《阳关三叠》。 9. 占写:占据书写。 10. 梨云:代指月宫之云。 11. 病影:比喻自己的身体瘦弱。 12. 梨液:指雪梨汁。 13. 含语
瑶台聚八仙帘,何事深垂。芳径外,随意舞絮横飞。旧游无据,新燕惯把人欺。遮尽花痕君不觉,黄昏隐约护灯儿。慢招携。 脱巾挽髻,呼博弹棋。却疑频频欲卷,任画楼雨隔,半桁凄迷。夜来酒倦,消受几缕香丝。庾郎风味似减,漫轻搭、银钩系翠思。湘人远,念夜深梦返,带月掀时。 【注释】 - 瑶台:神话中的仙山。 - 八仙帘: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住的宫殿之帘。 - 何事深垂:为什么帘子要垂下如此深远? - 芳径
【注释】 (1)“月上”二句:写海棠花开。轻鬟斜亸,指女子梳妆打扮后的娇态。阑干,栏杆。底用相对,犹言何需相对。映神光,指月光映照在花上。素眸,指明亮的眼睛。非花也,只是春魂一片。春魂,春天的灵性。 (2)伶俜:孤独貌。 (3)烛心:蜡烛芯,此处指蜡烛上的火苗。泫,流泪的样子。 (4)东风:春风。约深红、夜深吹展,谓春风吹来,海棠花开放。 【赏析】 此词为作者自度曲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目,在传统的考核中,考核面大,答题量大,难度较大,主要是对文意的理解不够透彻,阅读量不够。考生需要回归原文,正确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进行辨析。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意境,解答时首先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分析其艺术手法,并指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辘轳金井”,写诗人自题小影于井边石上的情景。“细生何爱,倚庐中、写出半身秋影
【注释】 转调二郎神:词牌名,又名《喜迁莺》、《忆仙姿》。双调,九十六字。前段八句四仄韵;过片九句五仄韵。 金壶:即金樽。 羯(jié):古时对狗的俗称。羯鼓,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形似羯羊头。 素侣:指梅花的清雅高洁之友。 雾鬓风鬟:指梅花的枝叶在风中摇曳,如同女子梳理好头发,又像云鬓、发髻被风吹乱的样子。 水烟荒渚:指梅花的枝叶在水中飘散,犹如雾气弥漫的岛屿。 灵根:梅花的花蕊,又称“花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诗,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运用的手法等,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 首联是写景,“水天平色”点出地点,“望琼瑶千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颔联“穿破层云”“飞小一行低雁”“思凭客路传缄札”,诗人通过这些动作写出了行旅途中的艰难和自己的孤独寂寞之苦;“怕字淡
【注释】 棠梨:海棠花。 零花谁主:落花的主宰者是什么? 伤春有客:伤春的人,即作者。 素禽:白羽之鸟。 回身娇舞:燕子在人手中回旋着跳舞。 有人洒酒花前:有客人在花前喝酒作乐。 署作奁台香史:署写在女子梳妆台上,记录了一段风流韵事。 眉妩:形容眉毛弯弯如月。 筝床:弹奏琵琶的桌子。 旧宅新巢:旧日的住宅,如今却成了燕子的新家。 锦书红缕:绣着花纹的红色丝带。比喻女子的书信。 赵家院宇
【注释】 ①客思:客居他乡的忧愁之情。 ②赋:即赋诗,作诗。 ③岚屏:指屏风,这里指妻子。 ④锦衾(今译):绣有花纹的被子。 ⑤香钿(今译):用金、银或珍珠制成的首饰。 ⑥离愁:分别时的忧愁。 ⑦漫:随意,任意;怨:怨恨。 ⑧江城:指南昌。 ⑨屧响:鞋跟声。 ⑩海与云:比喻夫妻分离。 【赏析】 此词为客中怀人之作。首二句写夜雨初停,又下起来时的情景,点明客子在外,心情凄凉
【译文】 树木被风声吵杂地摇动,排窗的风雨声音更加凶猛。天公一声怒吼,难以平息这场大风。千家万户同时发出警报,不知从何处传来了风声。 凄厉的钟鼓声沉甸甸回荡,近深夜时瓦片敲打墙体倒塌。我多次被梦中的情景所惊醒,梦见铁蹄战马飞驰在边塞,百万军队号角齐鸣。 平生我常怀有远大抱负,曾听那惊涛拍岸的壮阔。乘长风破万里浪,仍怀疑船桨是否足够。何时才能让白发人变黑发人?看看花开花落,春天已到江城
绮罗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画中人物:她独处幽居,春日里百无聊赖,愁绪如麻。下片写画中女子:她豪侠有情,湘波密誓,千生离别之泪都洗尽了,只有那对孤影在秦淮河边。 全词通过对水墨兰竹湖石画帧的描绘,塑造了一个别具一格、充满灵性和个性的古代女性形象,表现了词人对她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