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绮罗香·桂花》,以下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乱剪烟霏,高擎月色,仰看真疑全树。 荡漾虫魂,都为冷香抟住。 证归客、初地微禅,养萧斋、一年秋句。 纵红尘、招隐无人,幽丛深秀自天宇。 繁枝漫劳玉斧。 合念山河影瘦,花身如故。 梦里灵旗,不是那时蟾府。 罢瑶妃、曲里霓裳,听戍妇、夜阑砧杵。 问吴仙、何事无眠,似人愁向曙。 【译文】 凌乱的花瓣如同烟雾
虞美人 瓜棚叶外疏疏月,照尽哀虫咽。 霜痕拂手剑光寒,何处寻仙跨鹤上神山。 英雄自古甘寂寞,云汉心期邈。 每逢佳处只长叹,隐愿多生还检素书看。 赏析: 《虞美人》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表达了他对英雄寂寞、云汉心期以及隐愿多生的情感。词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词的第一句“瓜棚叶外疏疏月,照尽哀虫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在瓜棚叶外的疏疏月光下
【解析】 题画,写景抒情的诗词。“野迥秋浓,竹光团绿江村路”是第一句,意思是野郊秋意浓烈,竹子的光泽像绿色的雾一样笼罩着江边的小路。“坠鬟如雾。 几点吴山暮”是第二句,意思是那垂落的发髻像雾一样朦胧。“澹月微茫,啼雁烟中去”是第三句,意思是淡淡的月光在茫茫烟雾中显得模糊不清,远处传来了大雁的叫声。“归期误。 锦笺谁付”是第四句,意思是我归家的日期恐怕要误了。“怕近维舟处”是第五句
【译文】 细雨笼罩着层层山檐,幽雅的岚君、怡女同赋流萤。 窗外灯光深掩,庭院寂静无人,只有萤火虫在青林顶上飞来飞去,时隐时现。 滴溜溜的水滴声中,萤火虫的光点被湿气沾满,难以完整地飞舞,只能一闪而过。 不久后,幽静的丛林遮挡了视线,只能立于廊边等待。 【注释】 点绛唇:唐教坊曲名。又名“小庭花”、“金凤钗头”等。本词题一作《雨中见流萤》;下片首二句,《花草粹编》作“窗灯深掩庭除静
【注释】 买陂塘:词牌名。此为宋·周端臣所创,又名“卖花声”、“卖花女”,前后段各四句五平韵。 掩西风、初寒窗户,黄花相对无语:“西风”点明节令;“初寒”说明天气转凉;“相对无语”则表现出一种寂寞无聊之感。 画屏秋意吟边烛,难写怀人新句:“画屏”指屏风;“秋意”指秋天的景象;“吟边烛”,即边灯,泛指灯光;“难写怀人新句”是说难以写出怀念人的诗句。 思何许:想到哪里去? 有白发知交,南北伤遥阻
浣溪沙 雨余见月 畏雨连宵怯枕函。 今宵无雨睡应酣。 又惊明月到窗南。 起树鸦猜翻湿叶,横天雁锐划新蓝。 坐消城鼓已过三。 注释:雨后见月,因雨而感到害怕和不安,所以不敢睡觉;现在没有下雨了,我应该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又突然看到月亮照进了窗子(南边),我被吓了一跳。树上的乌鸦把湿润的树叶翻来覆去地啄着,天空中大雁在笔直地划破蓝色的天空。我坐下来消磨时间,城楼上的鼓声已经过去了三次。 译文
让我们逐步解析这首诗《挽陈沣联》: 1. 诗句解读: - “大儒不再,学者安宗”: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已故大儒的怀念之情。“大儒不再”,指的是那位已经去世的大儒不会再回来。而“学者安宗”,则表达了对那些继承并发扬大儒精神的学者们的期望。 - “从今山斗千秋,莫共籍翱陪侍座”:这里的“山斗”是形容极高的地位或声誉,而“莫共”则表示不要与某人一起分享荣誉或成就。整句意思是从现在开始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扫花游 岚君以家中梅花两朵封寄,题曰家园春色,为拈此解”的赏析。解答此题,考生要明确答题范围是“咏物诗”。咏物诗,一般借物言志、托物言情,咏物抒情,即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感情,或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表现作者的感情;同时,又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注释和题目来理解诗歌。 【答案】 译文: 春天里,我喜爱这家园中的梅花。 信风早到,料想你的心也牵挂着爱花的人老迈。 细细包裹亲开
【注释】 西禅寺:位于山西五台山。 长然乎:永远保持。 禅界:佛门,禅宗的领域。 无蚀之神光:祝祷神光照临、永葆光明。 神光:佛光,指佛所现之光。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把心比作瓣香,表达了虔诚向佛之心。又以“宗镜”比喻佛教,祝愿佛祖保佑众生免受伤害。全诗充满了虔诚之情和美好愿望,体现了佛教的教义与人文精神
【解析】 这是一副鼓励勤学励志的对联,其大意为:一定没有后悔只有勤奋学习,每个人都有前因不要羡慕别人。“定无后悔惟勤学”是上句,“各有前因莫羡人”是下句。上句中“定无后悔”的意思是“必定没有悔恨”,表示决心;“惟勤学”的意思是“只靠勤奋学习”。“各有前因”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过去的原因”。下句中“莫羡人”的意思是“不要羡慕别人”,“各”是“都”,意思是“各自”,“莫”是“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