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年
诗句: 竹风春尾,听捎檐剩有,去年疏翠。 园官笑指,轻雷后迸,新泥斜碎。 篱边乍见,又穿过、邻墙背。 记先尝、最是江南,果然燕子来未。 犹忆晓垞烟际。 山童担,向水市。 正采桑时候,除了蚕娘,更无人讳。 花乳瓯香,朱樱树晚,相逢长是。 待何日、玉版闲寻,青鞋重访萧寺。 译文: 春风中竹叶摇曳,听着屋檐下还残留着的去年的翠绿。 园官笑着指向,在微雷之后泥土被风吹散,斜斜地散落。 忽然看见篱笆旁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赏析。解答时,需要指出诗句中运用的艺术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出该诗的表现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牵牛花”,即牵牛花。 “乱插疏筠”,是说牵牛花随意地插在疏密不匀的竹林里。“筠”,指竹子的幼芽。 “谁伴”,有流萤半檐,凉蛩一院。 “甚”,有“多么”的意思。“朝朝暮暮,把铅容频换”,是说天天如此,不断地梳妆打扮。“铅容”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醉花间”。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上片两平韵,下片两仄韵。 颍尾樱桃牡丹之盛:指颍尾的樱桃和牡丹花盛开的景象。颍尾:在江西。 追写:追忆过去的事情,即追思。 蒲庵:作者的朋友名蒲生,字庵。 考功:作者的朋友名王考功。 【赏析】 此为追忆颍尾樱桃、牡丹盛开时与友人欢游的情景之作。全词语言清丽,风格清新,情真意切,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小词。
【注释】汲水费:指汲水灌花的器具。连筒:指汲水的工具,一种弯管状器物。旧谱:旧有之谱或图谱。花师:指花卉栽培者。笑:讥笑、嘲笑。云散:喻指人事已非。记点:指在小字中注明。曹蝇:人名,这里代指某位花匠(或称“曹”姓的花工)。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怀人之作,上阕写追怀前游之事,下阕追忆昔日同游诸友。 “汲水费连筒,旧谱花师笑未工。”汲水费:指汲水灌花的器具——即辘轳。连筒:指汲水的工具
南乡子·忆颍尾樱桃牡丹之盛 【注释】: 颖水尾,在安徽阜阳西南。 樱桃牡丹是当时名花,以颍水尾的为最盛。此词即追写前游所见。 蒲庵,词人友人。 考功,词人友人名,字子美,善画。 【赏析】: 这首词是追记作者与友人蒲庵、考功同游颍水尾时所见到的美景之作。首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次句写景。“留摘鸟”,即留得鸟儿衔来的花瓣。“边”,指花枝上留有花蜜的地方。这两句意思是说:你留下的花朵被小鸟衔到枝边
【注释】: 柳梢青·建溪归舟泊旧馆同尹侯介臣 小泊沙村,旧曾来处,细认柴门。子久秋山,襄阳雨树,正带斜曛。 猿多雁少休论。且共把、天涯数樽。半舫香兰,一灯红叶,三四归人。 【赏析】: 《柳梢青》又名《玉楼春》,唐教坊曲名。此词上阕写词人与尹侯等人在沙村停舟,细认柴门的情景;下阕写他们在沙村的所见所感。全词抒发了作者对沙村的留恋之情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小泊沙村,旧曾来处,细认柴门
《临江仙·用调酬拙公过草堂不遇》是清代诗人李良年的作品,全文如下: 人正愁时花正懒,暗香未到帘栊。 无多晴色几番风。 水边篱落,欲讯虎溪钟。 偶向烟村行药去,应门恰少山童。 巾瓶一笑草堂空。 春流不改,负尔旧渔翁。 接下来将按照要求进行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人正愁时花正懒”:形容人因忧愁而感到烦恼,同时花儿也显得萎靡不振,没有活力。 - “暗香未到帘栊”
【注释】 桃源:指春天。张萱:唐代著名画家,善画仕女的肖像和服饰。真画师:真能画出好的作品的画师。 纨(wán):一种细绢。百褶:指衣裙上绣着各种图案的百褶。锦千丝:指衣服上绣着很多彩色花纹。东风:春风。 【赏析】 《醉桃源·寻春》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题画之作。此词以咏物起兴,写词人游赏春景后有感而发,借对春景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之情。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赏析诗歌的内容,首先要读懂诗中写了什么,然后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最后分析其艺术手法以及所达到的效果,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只答出表面意思即可。本题要求对“貂裘换酒送西溟北上”一句的译文和赏析,此句是全诗的关键句。“貂裘换酒送西溟北上”,意思是:用貂皮做衣服来换酒给远行的友人饯行。“西溟”即指朋友。“北”应作动词理解,意为“去北方”
【注释】: 小篷:小船。偏:倾斜。淮雨:指江淮一带的雨水,即江南的春雨。吹花:指春风吹落花瓣。恰半船:正好落在一半船上。故人:老朋友。清颍尾: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颖水入淮处。斋前:书房之前。卧看珊瑚:形容珊瑚枝干横卧不动,像人睡觉一样。着帘:遮上帘子。 【译文】: 春风吹来小舟轻摇,淮河春雨正好落到一半船头。回忆拜访故人清颍尾,在书房前面躺着看珊瑚不遮帘。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