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无力下阶迟。晚来如有思。何人曾谱踏青时。张萱真画师。
纨百褶,锦千丝。东风着意吹。采香蝴蝶镇相随。这回犹未知。
【注释】
桃源:指春天。张萱:唐代著名画家,善画仕女的肖像和服饰。真画师:真能画出好的作品的画师。
纨(wán):一种细绢。百褶:指衣裙上绣着各种图案的百褶。锦千丝:指衣服上绣着很多彩色花纹。东风:春风。
【赏析】
《醉桃源·寻春》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题画之作。此词以咏物起兴,写词人游赏春景后有感而发,借对春景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之情。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首句“寻春无力下阶迟”,描绘出一位游子踏青时无力、迟缓的景象。这既是实写游子寻春时的情态,也是虚写游子心中所怀的惆怅。接下来两句“晚来如有思,何人曾谱踏青时”,则是在表达词人对春天的感受。这里,“晚来”一词表明了词人的心境与感受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有思”则表明了词人内心的思念之情。同时,词人也提到了“张萱真画师”,这是在夸赞张萱的绘画技艺高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欣赏与向往。
“纨百褶,锦千丝”,是对画面中人物形象的具体描述。这里的“纨”(一种细绢)和“锦”(多彩的花纹)都是用来形容人物穿着华丽的衣服,而“百褶”、“千丝”则分别形容其衣服上的纹路之多,色彩之鲜艳。这一细节的描述既突出了人物的美丽形象,也烘托出了春天的美好氛围。
最后两句“东风着意吹,采香蝴蝶镇相随”。这是对整个画面景象的进一步描绘。这里,“东风”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还暗指了春天的气息;而“采香蝴蝶”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蝴蝶翩翩起舞的场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镇相随”一词也暗示了蝴蝶与花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之情。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春天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