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宁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年龄的诗,诗人通过对比陶家、李家和天孙的年纪,巧妙地描绘出女子的年龄。 诗中的关键词“奴年两七”指的是女子的年龄,而“比陶家八八,李家七七”则是用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年龄与陶家的八八岁和李家的七七岁相提并论,以此来突出女子的年龄相对较小。 “风情仙韵知难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女子的风情和仙韵难以与陶家或者李家相比,因为她们的年龄还小,还没有完全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竹马儿·却聘词,代章氏婢小红 还自忖、不知墙头马上,几曾微露。却因何有人传误,惹得求凰争赋。 罗敷虽未有夫,也还应念,使君有妇。有妇更求凰,恐青陵台畔,金钗难数。 泪落流黄土,妾原薄福,不堪君顾。况妾未经十五 这首诗是一首古代的诗歌,名为《竹马儿·却聘词》,代章氏婢小红之作。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还自忖、不知墙头马上,几曾微露。却因何有人传误,惹得求凰争赋。 译文:还在暗自猜测
【注释】 入花丛:进入花朵。花丛,指花丛中。抓鬓:用手抓住头发。 红凭绿映:形容花红如火,绿叶成荫,相互辉映。 蜂差蝶敕:蜜蜂飞舞,蝴蝶飞舞的场面。差、敕,都是驱使的意思。游兴:游览赏玩的兴致。 梳头:梳妆打扮。兰膏:即“兰汤”,用兰花熬成的汁液洗浴头发。新妆:新梳的发髻。 相携女伴寻香去:指女子们手挽着手,寻找花香。 再顾:回头看。菱花小镜:古代妇女用来照脸的镜子。菱花,是古代一种圆形的铜镜。
当年 靧面为容,簸钱学戏,当年仿佛应呼弟。 便到韶华两八,不解嫌疑。 镇相依。 花浪栏边,蝉纱帘内,香怀贴抱梳新髻。 双觑菱花,曾将一笑酬之。 忍轻离。 此后堪悲,奈一旦、画舠南北,但闻鸿便传言,遥知已定婚期。 泪沾衣。 悔当年两小,玉台曾未结红丝。 到今日重逢,瞥地凝思。 注释: - 靧面:洗脸用的毛巾。为容:化妆打扮。簸钱:一种游戏。 - 当年:指过去的时光。仿佛:似乎。应呼弟
这首词写一个贵家少妇的情思。开头二句点明题旨。五更时分,人尚未寐,少妇倚床凝想,心绪如潮。“最是”两句,写出她的思绪。“莲筹促”,用《列女传》中梁鸿与孟光同浴时,孟光以衣遮羞的故事。“吹兰烛”,即《列女传》中的兰膏燃烛。“妖姬群抱”四句,写少妇在梦中被一群美艳的姬妾所包围。 “翠楼阴”三句,写梦中的情景。她身披葡萄衾,隐约看见她们在榻上交欢。“柔乡占处终难久”三句,写梦醒后的感受。她认为
【诗句释义】 我意如秋,喜月到初弦,空庭皎皎。牛女佳期,堪怪齐谐缥缈。就使银河真渡,也应是、愁多欢少。算何如、支机石畔,索性年年孤俏。 今来古去千秋矣,偏难道、天孙未老。便是逋钱真百万,织久应偿了。况是牵牛痴绝,反不累、天孙烦恼。愿天孙、锦泪且收,将莫被、嫦娥窃笑。 【译文】 我的心意像秋天一样,喜欢月亮在初弦时分,庭院里明亮皎洁。牛郎织女的佳期,真是令人惊奇,就像天上的神仙故事那样渺茫飘渺
玲珑四犯·调粉饵饲金鱼妾处多言,郎前传语,金笼怪伊饶舌。减些鹦鹉料,施与文鱼食。粉香贮来银钵。一星星、漫投银鲫。倚槛吟沉,临波目注,细看他嘘沫。 盆池内玲珑石。料鱼应乐此,曲房幽室。更因亲饲惯,佩响都争集。戏投偌大双红豆,间哄着、寸鳞空啮。但听得。鹦哥正、骂侬心劣。 注释: - 玲珑四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此篇是宋代词人所作。 - 妾处多言:女子在闺中说话较多。 - 郎前传语
【注释】 ①孤鸾: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②夜泊江干:指夜泊杭州江边。江干:即江岸,今杭州市的南端,这里泛指杭州。③赋得: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登鹳雀楼,白日近黄昏。”④李白为侯,刘伶为帝:李太白曾任“左拾遗”和“翰林学士”,但不久就因权贵排挤而辞官归山了(李白曾自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刘伶则醉死。⑤酒泉:汉武帝时,设置酒泉郡,辖境包括今甘肃玉门关
【注释】 镇日:整日。 爱他新萼,饮露欺烟:爱它那嫩绿的花朵,沾着露水,仿佛烟雾中的仙子一样。 低攀防压鬓:轻轻地攀折时,怕压弯了女子的发髻。 远折:远远地折取。 还愁惊起春禽梦,颤春风、纤手堪怜:只怕惊动了春天的鸟儿,使它们感到可怜。 曾送邻家姊妹,楷字题笺:曾经把花送给邻居的姐妹们,她们在花笺上题诗。 更凭小婢传言。将泉洒、莫教半晌花蔫:还要依靠小丫鬟传个消息,别让这些花儿在半天时间里枯萎。
【注释】 1.安公子:词牌名,属北曲越调。此词为双调小令,上片四句八句,下片六句八句。2.茉莉香偏促:茉莉花香味浓重,令人感觉急促、兴奋。3.蝉纱帘内窥初浴:用蝉翼般的丝织品做成的窗帘内,看到女子刚刚洗澡完毕。4.乱绾青螺:将头发盘成如青螺般弯曲的形状。5.冰纱裙幅:穿着如冰一样的白色纱裙。6.流萤:指夜晚飞过的萤火虫。7.秋水时时渌:指女子清澈的眼睛像秋天的湖水一样。8.轻摇团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