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鲍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诗寄坐客 诗人鲍清卿年轻时即有文学才学,在艺苑中游历,生活富足。他胸襟开阔,涵养深厚,自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趣味。然而,这种趣味恐怕连他的子孙都难以理解。我惭愧于门第出身不够显赫,字句的妙处无人能与我对酌。 开樽竹院望同醉,遮眼脑脂何太虐 在竹院中开怀畅饮,希望与大家一同沉醉,但眼睛却因为看得太累而感到痛苦。 团圞十客踏雨来,相从不负东风约 聚集了十位客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王道州》。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送王道州 九疑山的南麓是舂陵县,潇水清澈的流水绕着山流成了城。 郡斋正对着山直上,一览之下万家房屋都没有遗漏。 家君当年曾入莲幕,我却没有前往白白驰情。 先生分派符节此去时,心旌摇飏随双旌。 先生平生饱学文学,身上的著作承明庭。 奥篇隐帙辨如响,一时自许文章鸣。 高词坐夺造化巧,凛凛韶濩声锵铿。 把麾江海非无意,亲扶版舆赋南征。
连云亭望海中诸山 雁山本在云海中,波涛千古相撞舂。 泥沙洗尽见山骨,岩壑所在皆玲珑。 是谁一口吸水尽,平地卓立成奇峰。 至今往往有遗迹,相传渺漭何能穷。 我乘单车来自东,佳处千数一览空。 晚登四十九盘顶,旷望巨海烟蒙蒙。 群山错立不知几,朝日照耀天霞红。 是闲瑰奇定多有,鲸波掩蔽深莫通。 我无太真燬犀法,安得一闯冯夷宫。 会闻沧海变成陆,却与雁山争长雄。 诗句解析 1. 雁山本在云海中
这首诗名为《赠光孝益老》,由明代诗人杨慎所作。诗中通过描述与朋友的相逢和离别,表达了对人生、友情和自然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鸰原鸿雁行,此理悬诸天。” — 比喻友情如同天上的鸿雁般长存,不受世俗变迁影响。 2. “万事可变灭,天性难推迁。” — 世事多变,但天性(本性)难以改变。 3. “显庵幼出家,洁饥同玄蝉。” — 描述了显庵和尚从小出家,生活清苦如秋天的蝉。 4.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大龙湫》,描述了他游览雁荡山时对大龙湫瀑布的赞美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从北向南行走,经过太行山和禹穴(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来到了雁荡山,并惊叹于这里的景色最为奇特。 2. 龙湫一派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 这里的“龙湫”指的是大龙湫,它是雁荡山中的一座著名瀑布。诗人感叹它如此美丽壮观,让无数人为之赞叹
【注释】 约诸公:邀请各位朋友。再游:重游。龙湫:山名,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 昨暮:昨天晚上。君:你。上:登。湍流:急流的流水。 啸呼:大声呼喊。拊掌:拍手。唤不应:呼唤没有回应。怅望:惆怅地眺望。颇亦:也。亦:助词,无义。 夜来:昨夜。雷鼓:打雷声,鼓声。惊龙起:惊动了龙从深水中跃出。三峡水:指三峡地区湍急的江水。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和朋友在龙湫山游玩的情景,通过写“昨夜”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石门洞 扁舟百里莲城回,青山中断立两崖。清都虎豹隐不见,但见阊阖排云开。峰回失喜大飞瀑,声震万壑惊春雷。掀髯目极九霄外,玉虹千丈飞空来。一冬青女靳天雪,不知聚此山之隈。传闻神龙卧其上,宝藏击碎真琼瑰。胸中先自无尘埃,到此更觉心崔嵬。天风为我噀空翠,春水泻入骚人怀。谪仙曾来写胜句,刘郎又为开天台。我惭笔无挽牛力,醉墨满壁谁为裁。或言龙湫更奇绝,雁山高处深云埋
【诗句】 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 两夫持镰行我先,巧寻径路其智专。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气已出层峰巅。 何郎鲍叔饱经历,胜处一一手自编。 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 当年共登青云梯,今日邀我为击鲜。 始观神龟闯清泚,上有石壁来飞泉。 隐清遗基平可坐,下顾乱石如磨鋋。 悬崖双瀑洒空雪,来自一握孤云天。 却从下流溯深险,崎岖直到清潭边。 朝阳射光破幽閟,断虹上下遮潺湲。 传闻高山更高处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首句“枝头尚有未开花”,意谓树枝上还有尚未开放的花,即春日的梅花还未绽放,暗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第二句“纵已离披亦何恶”,意思是即使花朵已经凋零或散落,也无所谓,因为春天还会再来,意味着诗人对生命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第三句“知君既负西岑游”,指的是你(诗人)已经错过了赏梅的机会,因为此时是梅花盛开的季节。这一句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错过美好时光的惋惜
【译文】 官吏和百姓共同歌颂你长寿,你一笑千里就传遍了银杯。 你的儿子聪明有礼貌,授给他衣钵,像玉树芝兰一样秀发。 江南世族比长淮,更看云来萃簪笏。 平生知己今上天,敢复坐叹寒无毡。 巴言未足赞公寿,载诵峻极崧高篇。 【注释】 1. "吏民合词颂难老":意思是官吏和百姓共同赞美你的长寿。 2. "佳儿恂恂授衣钵":意思是你的儿子聪明有礼貌,授给他衣钵。 3. "玉树芝兰俱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