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注释】 次韵游橘陂:这是作者在游橘陂时,写给友人的一首诗,故称“次韵”。 缓寻随父老:慢慢寻找,跟着父辈老人游玩。 偷折饫僮奴:悄悄折下,给僮仆们吃。 的皪连僧舍:红色的花朵连着寺庙的墙壁。 馨香到客厨:香气弥漫到客人的厨房里。 题诗郡丞至:太守来到郡中,写诗来慰问。 问俗使华俱:询问地方长官,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带着华丽的服饰。 只道千缣易,良田岂易图:只知道一千两白银容易得到
【注释】 韩公:指韩愈。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昭文馆:唐时官署名,为集贤院的一部分。垂绅:古代官员在朝廷上戴的帽子。看立朝:在朝堂上站着。论:议论。自出:自任官职。识高标:了解一个人的志向和品行。子:这里指的是韩愈的儿子韩老成。持:拿着。橐:古时官吏携带的一种皮囊,内盛公文和钱财。珥貂:古代达官显贵所戴的貂尾冠。伤心邺城路:意谓因怀念故人而感到悲伤
【解析】 此词为作者与云门寺妙喜大师游雪峰山而作,全篇以“梦”“洲”等关键词展开,表达了词人对禅理的体悟和对自然、人情的理解,体现了词人的高洁品格。 上片首二句:回忆当年在分宁任上时,曾遇到这位大师。 下片首二句:他来信邀请我同游雪峰山,并约好到彭泽去拜访他。 三四两句:他在荆州时,常常倚杖与我畅谈。 五六两句:世间万物如同梦中虚幻的景象,只有你才是我心之所属,迷津中的小洲便是你的化身。
诗句释义: 1. “白头逢世难”: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晚年遭遇世间的艰难和困苦,用白发来比喻自己的年纪已老,而世事却依然艰难。 2. “无地可推愁”:表示无处可藏,无法摆脱心中的忧愁与烦闷。 3. “晓日瞻天阙”:清晨时分,站在高处眺望皇宫的方向。 4. “春风忆御沟”:春天时,思念曾经游览过的御花园中的溪流(御河)。 5. “他年余老蜀”:将来的时候,希望自己能有余力回到故乡四川。 6.
【注释】 1. 篮舆:用竹篾编织的轿。 2. 转陂路:指经过山涧水边的路。 3. 小楫:划船用的桨。 4. 迟暮眼:指晚年时的眼光。 5. 英游:英俊的游伴。 【译文】 去年从京口与曾公永宏父一起来到四川,因此写下这首诗来简述。 下蜀追随日,欢言一散愁。 篮舆转坡路,小楫渡潮沟。 万里家何在,三年淹此留。 犹欣迟暮眼,见子并英游。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感慨的诗。首联“下蜀追随日
【注释】 次韵游橘陂:即《游橘陂次韵》。朱实,指柑橘的红瓤。棘刺,指荆棘丛生的地方。筠笼,竹制笼子。嘉橘诵,赞美柑橘的美名。渼陂行,指杜甫的《渼陂行》,诗中说:“我行其上而咏之。”吏隐名,指隐居不仕。 【赏析】 “水边卢舍寺”四句,诗人在橘州时,常到寺里闲坐。寺外有水,水畔有橘树。橘树上结满了橘子,颜色鲜艳如朱砂。这几句诗是诗人对橘洲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在橘州的所见所闻。 “棘刺防来密”三句
【注释】 “从公”:跟随在您(李正议)后面。“赭袍”:古代高级官吏穿的衣服,以红黄为主调。 “笑谈倾盖旧”:指过去一起议论国事,相互开怀大笑的情形。“倾盖”,倒车相让的礼节;“旧”,指过去的事情。 “风采”:风度、气质、仪态。“参藜杖”:指拄着藜杖,意即退休。藜,是一种草本植物,根可入药,也可用来当拐杖。 “那知奠浊醪”:指不知道您会饮下这杯酒。“奠”,献上祭品。 “不堪西北望”
【注释】: 1. 再次韵兼简李道夫:再次用韵字来给李道夫写信。 2. 犹记一麾出:还记得当年我被派出去担任一县的行政长官。麾,古代的一种指挥用具,这里指官。 3. 敢论三顾频:不敢随便评论刘备三次上山请诸葛亮出山的事情。 4. 馀生过飞鸟:我的一生就像飞翔的鸟儿一样短暂而易逝。 5. 幻事捏空巾:虚幻的事情如同在虚空中编织的草帽一样,虚无缥缈。 6. 学道无疑怖:学习佛法没有恐惧。 7.
送蜀僧希肇往云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情谊和对他未来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译文: 在陌生的他乡遇见了老朋友,在这艰难的地方重逢。 扁舟逆着春水而行,一钵饭趁晨钟声而来。 便打算依风穴为栖息之地,岂能拒绝雪峰山的召唤。 老禅师行迹遍及各地,机锋妙语常令人拍案叫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描绘
【译文】 李道夫,你的梨子摆满桌面,味道真是胜过仁王频啊。 你已老迈,应当鸣玉声高,我们相看秃头巾啊。 你应去寻找木客,我何需去问波臣, 你不再来到城市中,人们笑我真可笑。 【注释】 ①李侯:指李道夫。梨,这里指梨子。 ②风味:滋味。胜仁频:比喻味美如仁王频(唐朝诗人)。 ③便应:应该。寻木客:寻找隐居的山林隐者。 ④何必:何须,何必要。波臣:水波上的船夫。 ⑤不复:不再。来:到,到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