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注释】1.“故枢密郑公挽词”:这是一首为已故的枢密使郑公所写的挽诗。2.“旧德凋零尽,惟公尚典型”:这两句是说,过去的道德已经衰败到极点了,现在只有你郑公还能保持道德的典范。3.“遂无宣室对,徒有景钟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没有和皇帝在宣室殿中进行对话的机会,只能写下《景钟铭》来表达自己的志向。4.“志欲兼三代,文皆刺六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的志向想要兼备夏、商、周三代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故正议李公挽词》 - 这是一首哀悼已故官员李公的诗。 2. 内阁论思密:指的是李公在内阁中的言论和思考都极为周密、深入。 - 关键词:“密”表示严密、周到;“内阁”是中国古代的高级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国事。 3. 西班步武清:李公在西边(指西部边疆)的军旅中有杰出的表现。 - 关键词:“西班”指的是西边的军队或地区;“步武清”意味着军队行动敏捷、有序。 4.
注释: 直道居中少,长才举最频。 初闻挽红粟,又往破黄巾。 代北犹屯虏,山东有未臣。 看公为世用,容我任天真。 翻译: 直道居于中间少,长才能频频被举荐。 初次听闻要挽起红粟,又要去攻破黄巾贼。 北方的代郡仍有屯田的士兵,崤山以东还有没有被朝廷册封的藩臣。 看您能为天下所用,我就任凭天性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抚州高使君宴席上应景所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译文】 麦熟的季节,晚起是宜,况且又值雨多。桃树竹子还是能支撑身体,柴车不能用来擦脸。闲时分给酒,记着药的君臣配伍。会有骑鲸李,来陪贺季真。 【注释】: 1. 麦秋(màiqiū):麦子成熟的季节。 2. 晚起:指晚上起来劳作。 3. 况复:何况。 4. 雨频频:形容雨下得频繁。 5. 杖:用树枝、竹枝等当拐杖使用。 6. 巾:擦脸用的布。 7. 闲分:闲暇时分。 8. 贤圣
【解析】 1. 故枢密郑公挽词:故枢密郑公,即指北宋名臣郑文宝。郑文宝在唐时曾任翰林学士承旨、集贤殿大学士等职,后历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官终右仆射兼中书令。宋神宗时,曾为相。郑文宝的《故枢密郑公挽词》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诗。 2. 义苑深入,词源更探:深,通“沉”,深沉。苑,通“苑”,园林。 3. 经纶黄阁再,宥密紫枢三:经纶,泛指治理政务。黄阁,指宰相府署。宥密紫枢,指皇帝所居。 4.
蜀僧法聪率然叩门乞诗送行 去蜀且万里,寻师逾十年。初犹学搜句,老渐欲参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离开蜀地(古代的四川地区)前往万里之外的目的地。他寻找的老师已经超过了十年的时间。起初,他还是像普通学生那样学习诗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晏坐蒲团破,游方草屦穿。还家何所得,笑上峡中船。 在这首诗中,“晏坐”指的是长时间静坐修行。蒲团是佛教僧侣常用的坐具
【解析】 ①忆昔平原客:回忆当年在平原郡做客的日子。②怀沙正愁苦,负土更悲辛:怀恨着沙丘(指纣王)之祸,心中充满愁苦,背负着泥土更加悲酸。③册府三年滞:封国期间三年被滞留。④枢庭一见新:回到朝廷相见时,已是新人执政。此句是说诗人重返京城,见到朝政由新人执掌,心情激动,泪下沾襟。⑤今来挥涕泪,为国惜良臣:“今天”来到京城,流着泪水,为国家爱惜贤能的大臣。“今”,如今;“来”,到达;“挥涕泪”
【译文】 早学汤休的诗句,中参鲁祖的禅机。 举花曾是悟道之处,持钵还随缘去。 雪满商山鞋履满,灞水风号船儿翻。 谁怜功行苦修行,乞与一囊钱? 【注释】 1. 早学汤休句:指学习唐代诗人汤休的诗词。 2. 中参鲁祖禅:指参习禅宗教义。 3. 举花曾有省:指在举花时有所感悟,即悟道。 4. 持钵尚随缘:指持钵为生,随缘度日。 5. 雪满商山屦:形容大雪覆盖了商山,鞋上积满了雪。 6. 风号灞水船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注释】 蒂:花柄。团青蜡:用青蜡制成的花柄。花非刻素纨:指梅花不是用雕刻的白绢做的,比喻梅花不拘泥于形式。南雪少:南方降雪不多。犹自北枝寒:依然在北枝上开放。白发迟明折:形容梅花开得晚。暝看:傍晚观赏。有情亭午日:有情意的人在中午欣赏梅花。慎莫苦摧残:千万不要让梅花经受摧残。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为喻,借梅花之傲霜凌寒、不慕荣华、洁身自好的品格表现了作者自己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