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注释】 已道:已经说过。衡州:地名。广州:地名,在广州做官。埙篪:乐器名。君膝下:指潘文叔。蛮陬: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至矣:语出《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而乐:语出《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斯文:这里指文化、学问。张吕、朱刘:都是人名。 【赏析】 这是一首自述为官清廉、乐于贫困的生活态度的诗。全诗以“道”、“乐”、“求”
【注释】 百里:指一县。更题(tī)舆:改换车马。才分刺史符:只是分到刺史的任命文书。循良,遵循良法。重他选:另选贤能。途辙,即路轨,比喻官道。讵(jù),岂。戚休颦笑里:指在忧愁与喜乐中。戚休,忧愁和喜悦;颦,指皱眉;笑,指微笑;里,同“礼”,这里表示态度。无或谓民愚:不要以为老百姓愚蠢。 【赏析】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作之一。这是一首饯别诗,诗人用朴实的语言
注释: 溪风乱林影,林月漾溪光。 溪风扰动了树林的影子,月光映照在溪流上。 宿鸟无安止,飞鸟为敛芒。 夜幕降临,鸟儿们不再停留,而飞翔的鸟儿却收敛羽翼准备过冬。 儿曹从杖屦,老子废杯觞。 孩子们跟随父亲的脚步,我则拄着拐杖,喝着酒杯,悠然自得。 谁谓时方暑,端疑候已凉。 谁说夏天正热,我怀疑冬天已经来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己年老体衰
这首诗共有八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月早昼氛在,月迟夜气澄。 "月早"指的是早晨的月亮,"昼氛"是指白天的云雾。"月迟"指的是傍晚的月亮,"夜气"是指夜晚的清气。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月亮升起的时候,白天的云雾还没有散去;而到了夜晚,月亮升起了,清气也弥漫开来。 秋毫细可数,乌鹊栖亦兴。 "秋毫"是指非常小的东西,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微风。"数"是指计数,"乌鹊"是一种鸟类,常常栖息在树上
过馀干怀介庵呈其婿方景严 重过馀干县,长怀谪仙人。 如同亲眼目睹仙人之风采,不再被尘世纷扰所困。 栗里柳未倒,桐乡祠尚新。 栗里古树依旧挺立,桐乡祠堂依旧庄严。 遗文李汉在,属付斯无泯。 希望李汉的遗文得以流传,不被遗忘。 注释: - 重过馀干县:再次经过馀干县,表示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怀念。 - 长怀谪仙人:长久地怀念着被贬为仙人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其才华和遭遇的感慨。 -
【注释】 ①夏潦:指夏雨,夏天的暴雨。②秋风:指秋天的风。枉书:寄来的书信。③寒温:天气冷热。④青衿:古代学生所服之衣,这里指代学生或读书人。⑤居诸:居住在那里。⑥朝闻夕死(wèi):语出《论语》,“朝闻道,夕死可也。”意思是说早晨听到道理,到夜晚就可以死去。表示愿意为学习而献身。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
温风忽来振柯叶,翻覆手间重变雪。 天公作事岂容料,坐使南人惊旷绝。 朝来送客到江浒,冻骨凛凛吹欲折。 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 眼中所历要摹写,拙笔难书非被掣。 叩门好事忽有饷,一盏径能生脸缬。 昌黎咏雪故雄健,取喻未免收琐屑。 争如欧苏两仙伯,一白解遮群丑瞥。 我今困客乃自困,韩非说难竟死说。 戏诗还与作官同,大错知合几州铁。 注释与赏析: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诗句解读: 长年南雪不到地,瘴疠惨毒愁北人。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长期的气候状况和由此带来的情感影响。「长年」意味着这种状况是持续的、长期的。「南雪」通常指的是南方地区的雪,而「不到地」则表明这种雪很少或几乎不降落在地面上。「瘴疠惨毒」形容了由于这种气候造成的恶劣环境,使得「愁北人」即北方的人感到痛苦和困扰
【诗句释义】 1. 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北风吹起大雪,城东城西的道路都被阻断。 2. 冒寒客有晨独起:冒着风雪,早起的旅客独自起身。 3. 不畏风吹骨欲折:不怕风吹得骨头都快折断了。 4. 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柴火价格高涨,瓶子里的粮食也用完了,我的妻子也被赶到了别的县城。 5. 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我这个小官原本就是为了解决饥饿和寒冷的问题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结构、主题等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与原文有关的内容作比较,再分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出必要的注释,然后进行赏析。“连日风雨有怀沈仲良欧阳全真”,意思是:连日来的风雨让人感到忧愁。“重阳近,此句岂惟时节咏”,“重阳”是农历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诗人因重阳节而感伤。“古今凡历几诗人,独觉柯山有馀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