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薖
【注释】欢伯:传说中善于取乐的人,这里指茶。风流:风月场中人。解忧:可以解除忧愁。疑君:对你表示怀疑。此外:除此以外。更无求:没有其他的要求。拣芽投真:挑选好的茶叶。抛却:抛弃。不是:并非是。能诗:擅长诗歌。薛许州:指薛逢,字嗣通,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的诗,写朋友送茶,作者以茶自比,以诗谢友,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首句“欢伯风流可解忧”
【诗句注释】 喜董之南归:喜悦董之南归来。 乾鹊飞翻噪晚林,阿南归骑果骎骎:乾鹊(即知了)在傍晚树林中鸣叫,董之南的归来的马匹真地是又快又急。阿南,指董之南,这里代他自称。骎骎(qīn),形容马奔跑得很快的样子。 青衫黄绶沾新命:穿着青衫、戴着黄色绶带的董之南,沾受了新任命。青衫黄绶,古时官吏常服的颜色和饰物。 白石清泉是素心:指董之南的心如清泉般纯洁。白石,喻董之南如山一般坚定。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答题时要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对《晚春书事二首》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解答此题需要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再对照注释将诗句译为现代汉语
【注释】 春来:春天到来。传尺书:传递书信。琼琚:美玉,这里比喻书信的内容美好。“经时”三句:过了很长时间,书信中没有消息,说明他与李商老(李德裕)关系疏远了。物外高情:物外高情,指超脱物欲的精神境界。三凤:指凤凰,古人认为它象征吉祥。双鱼:古代用鱼作为信使,这里指书信。骑省归来:骑马到京城去办事回来。正望庐:正想回家看望母亲。 【译文】 春来有客带来书信,内容优美像美玉。 长时间伏案写信
【诗句解释】 1. 月夜宜披宫锦袍:在月光下应该披上华丽的宫装,形容夜晚的华丽。 2. 定知公辈岂蓬蒿:你的朋友们不会像蓬蒿一样,他们一定有更高的地位和才华。 3. 文如修水波澜阔:你的文笔如同宽广的江河,波涛汹涌。 4. 人与庐山意气高:你的人就像庐山一样,高耸入云。 5. 伯氏最于三虎怒,凡儿何翅九牛毛:伯氏是最勇猛的战士,就像三头猛虎一样,而你们这些人却只是九只小牛。 6. 相逢径欲倒家酿
招汪叔野 夜语僧窗雪载涂,别来夏木又扶疏。 两牛鸣处地非远,万竹阴边吾所庐。 儿能窃听忘簟枕,子盍徐行可当车。 莫讶南邻狂处士,掺挝倾坐一轩渠。 译文注释: 在僧人的禅房里夜谈,窗外大雪纷飞,仿佛是铺了一层白沙。分别后,夏天里茂盛的树影也更加繁茂。 两牛在叫声的地方并不遥远,万竹林中荫庇着我的住所。 儿子能够偷听我和客人谈论,忘记了睡觉。 你何不慢步行走,可以当作车子使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1) “羊裘不见钓台倾”意思是:我那穿着羊皮的袍子已经不常见了,钓鱼台上空无一物。“羊裘”“钓台”是典故。严光字子陵。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曾请他出山做官,他不愿意,于是隐居起来,后来终于被征召到京,光武帝要他去做高官,他坚决不肯
晚春书事二首 其二 未曾留客十觞醉,已是飞花三月时。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诗人未曾邀请宾客饮酒,但春天却已经匆匆离去。这里用“未曾”和“已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短暂和美好。 忽悟病来真老矣,倘逢圣处亦中之。 诗人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疾病已使他变得苍老,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也会得到重用。这里的“圣处”可能指的是君主或贤明的领袖,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前途的忧虑和期待。 赏析:
【解析】 此诗为和陈虚中与吕少逸唱酬口号的七律。全诗写景抒情,借景寄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以及自己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第一句“霏霏玉唾(唾)胜三语”,用玉唾比雪,形容雪花纷飞;第二句“滟滟金荷(荷)倾十分”,以金荷指荷叶,形容荷花盛开,满池都是莲花,将雪花比作晶莹剔透的玉唾,将荷花比作盛开的金荷。第三四句写景,写在屋檐外听到有人催促写诗的声音,误以为下起了雨
【注释】 1.端:端正、严整。 2.霹雳:闪电。 3.喜色上门阑:喜色,喜悦的神色;门阑,形容门户的栏杆,这里指家门。 4.两鬓凋零:头发由黑变白。 5.壮心在:壮志雄心尚存。 6.忍穷怀抱若为宽:忍受贫困的胸怀还能怎样宽? 【译文】 胸中充满浩然正气如同夜光宝珠一样寒冷,雷声一响惊飞了梦中的我。 梦中幽暗之处寻找着山麓,醒来后喜悦之情溢满家门。 四季更替不息运行不停,万物发展如急流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