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留客十觞醉,已是飞花三月时。
忽悟病来真老矣,倘逢圣处亦中之。
眼前用意半干没,世上忘形皆白痴。
谁似陶翁有名酒,呼儿觅纸又题诗。
晚春书事二首 其二
未曾留客十觞醉,已是飞花三月时。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诗人未曾邀请宾客饮酒,但春天却已经匆匆离去。这里用“未曾”和“已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短暂和美好。
忽悟病来真老矣,倘逢圣处亦中之。
诗人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疾病已使他变得苍老,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也会得到重用。这里的“圣处”可能指的是君主或贤明的领袖,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前途的忧虑和期待。
赏析:
《晚春二首》是韩愈晚年的一组诗歌,以七言绝句形式展现,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借景抒情,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韩愈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春天的美景与人生的感悟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持。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的态度。
在创作手法上,韩愈善于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层次丰富,意境深远。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使得整组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性。这种艺术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晚春二首》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韩愈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