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修
【注释】 君去日已远:君,指丈夫。去,离开。 妾在当何如:妾,指妻子。当,怎么。 风烟眇吴越:眇,遥远、渺远的意思,形容吴越两地相隔遥远。 徒此长嗟吁:徒,白白地;长,长久;吁,叹息。 所愿山可摧:所愿,所希望的。山可摧,山可以被摧毁。 复愿海可枯:复愿,又希望。海可枯,大海可以被干枯。 山摧为平地,海枯成坦途:摧,摧毁;为,成为。坦途,平坦的道路,这里指道路。 万里无寸险,一日可回车:万里
这首诗是李白的《述怀五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登山采灵草,悠悠念长生。 - "登山采灵草":形容诗人为了求得仙草而攀登高山。 - "悠悠念长生":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愿望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2. 长生不可念,且遂探芳行。 - "长生不可念":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之愿望的无奈和现实的认知。 - "且遂探芳行":表示诗人决定继续前行,探索美好的事物。 3. 旷哉秦台子,双声调玉笙
【译文】 庭院中阴翳蔽日,松下鲜花鲜艳夺目。松树挺拔自持不屈,花的绚丽终究是短暂。徒然让人更加思念友人,感叹人生易逝光阴如白驹过隙。君子怀抱古道,隐居在黄河之畔。月复一月不见友人,人生几何?檀木车啊,喂养这马儿吧,让它载着我满腔忧思远走天涯。 【注释】 1. 菀菀庭际阴:庭院内阴暗潮湿。菀菀,同“郁郁”。 2. 炜炜:光耀的样子。 3. 松姿固自持:松树的体态本来就挺拔。 4. 花艳终可嗟
以下是对《述怀五十三首》逐句的翻译和注解,以及对其含义的赏析: - 诗句 昨日见君情,不殊弟与兄。 今日见君情,不殊岐路人。 其故为何欤,无乃有衰荣。 苏秦未得志,妻嫂亦相轻。 买臣既贵遇,愚妇悔何胜。 交态亦如此,翟公昔署门。 邈哉管鲍道,千古畴能并。 - 译文注释 昨日见面时的情谊,就像亲兄弟一样没有差别。 今天见面时的情谊,却像陌生人那样疏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 西行一万里,郡国何遥遥。 马鸣寒日暮,始至咸阳桥。 诗句翻译: - 从西边行进了一万程,各个郡县的所在显得遥远难寻。 - 马儿在寒冷的夕阳下奔跑,终于抵达了咸阳桥。 译文: 在遥远的旅途中,我向西行走了一万里,穿越了许多郡县和地方。在漫长的道路上,我骑着马,在寒冷的日落时分到达了一座桥梁,这里便是通往咸阳的要道。 注释: 1. "西行"指的是从东方出发,向西行进的路线
《岂不念容色,独奈景光何》是一首出自明代诗人周是修的作品。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及赏析: - 萋萋南涧草:描写了南涧边的草地繁茂的景象,萋萋意味着草地的茂盛。 - 灼灼东园花:描绘了东园中花朵鲜艳夺目的样子。 - 岂不念容色:表达了对美好容颜的珍惜和怀念。 - 独奈景光何:感叹时光易逝,美景不再。 - 昨日日苦短:反映了时间流逝的感觉,昨天的时间显得格外短暂和宝贵。 -
诗句释义 1. 前有三十年 - 这是对诗人自身经历的回顾。"前有三十年"意味着诗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或成长的阶段,这包括了从儿童时期到成人初期的成长过程。 2. 强半向蒙童 - 这里的"强半"表示大部分时间或者主要部分。"蒙童"指的是在学龄前的儿童,也就是儿童时期。所以整句的意思是,在这三十年中,诗人的主要部分时光是在学习和模仿的阶段。 3. 后有三十年 - 同样地
【注释】: 迟迟:拖延。三春日:指春季三月。绮罗园:华丽的园林。妍:美好。东家妇:指邻居的妇女。妾:古代女子自称。离恨:离别的痛苦。白首:直到年老。周旋:来往。 【译文】: 春天迟迟,阳光照耀着绮丽的园林。园林中松柏的姿态,不如桃李那样美丽动人。只见那东家之妇在采摘花朵时欢笑喧哗。我并非为离别而忧伤,而是性格厌恶这样的事。但愿你能够早日归来,与我共度美好的晚年。 桃李任其衰败荣华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一、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悠悠世间事,得失何定期。 - “悠悠”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一切如流水般无法把握。 - 关键词:“悠悠”,时间无定,无常。 2. 贵富信匪荣,只自取驱驰。 - 这里批评了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却忽视精神生活的人。 - 关键词:“富贵”“驱驰”,强调追求表面的荣耀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 3. 苟违取舍机,几不取倾危。 -
这首诗的译文是: 远离尘世追求真境界,洗去世俗之心拜谒名山。 山峰渐入眼前已失去人间,斗星已在人间消失。 珍珠泉水冲击着琼涧,碧玉宫殿映照着瑶关。 松树和桂花都不再古老,鸾鹤也不胜寂寞闲。 仙人常常笑着出现,手握手谈金丹之道。 谷神期待长生不死,铅汞可以自由循环。 愿言就此隐居,千载青春永驻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