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凯
诗句: 1. 有客江上来 2. 柳下住双桨 译文: 1. 有一个客人从江上来 2. 在柳树下住着两只桨 注释: - “有客江上来”:指一位来自江河之边的客人。 - “柳下住双桨”:在柳树下停靠,并带着两只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住在江边的小船上,在柳树下停泊。诗中通过客人与船、柳树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与世无争的心境。 诗歌原文: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先祖的诗,通过对先祖一生的回顾和对其逝世的哀痛,表达了作者对家族荣耀的自豪和对先祖的敬仰。 诗的第一句“恭谒先世祖荣禄大夫都督公赐茔墓在杭州毛家埠”描述了作者恭敬地拜访先祖,并了解到先祖的墓地位置。这里使用了“恭谒”和“赐茔墓”等词语,表现出了作者对先祖的敬意和对家族荣耀的重视。 第二句“吾祖从靖难,功成受虎符”则是说先祖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最终获得象征荣誉和权力的“虎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组,按照七言绝句的格式排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组: 诗句解释 金昌篇 - 诗歌的名称。 青山浮震泽,紫霭凝沧溟 - 描写了青山在水面上漂浮,紫色烟雾凝结成沧溟的景象。 既庶古吴邑,有美金昌亭 - 这里提到了吴地(即苏州),并赞美了美昌亭的美丽。 译文 青山在水中漂浮,紫色烟雾凝聚成沧溟。 既为古吴之地,也有美昌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夏日山中》诗,全诗如下: 夏日山中 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 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 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 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 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 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 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 心契静者因,迹向寒山并。 凤鸟负远期,蜉蝣悲促景。 百年几何时,日日须酩酊。 译文: 夏日的山林里, 野寺在白昼里显得格外寂静; 只有一只孤鹤
【注释】 七月七日:指七月七日的七夕节。集:会聚,宴请。鉴止堂:指宴会的场所。谢尉:指谢安。徐生:指徐干。醇醪:美酒。芳宴:盛宴。牛女:指织女星和牵牛星,即七夕之夜的银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嘉会:盛会。霄汉:指天穹。风流:风度。推:推崇。才情:才能才华。共:共同拥有。青山情:指山水之间的情谊。白衣宦:指清高官位。雕俎(zǔ):精美的食案。羽爵:用羽毛装饰的酒杯。行无算:数不清。绿藻:指水草
【注释】 草木黄且落,陂冈纵复横:指秋天的景色。陂,池塘;冈,高地。 飒飒阴风吹,繁条折不鸣:飒飒风声阵阵,但树枝被折断了也不会有鸟鸣叫。飒飒,形容风声;阴风,秋风。 迢递暮山上,日没寒云生:远远望去暮山之上,太阳落下时云层升起,天色渐暗。 去鲁非其志,游梁竟无成:离开鲁国不是他的本意,在梁国也未能有所作为。 栖栖何所之,言涉湘与衡:徘徊彷徨不知往哪里去,要经过湘水和衡山。 还将送君泪
【注】 何生:指何都尉,即何平津。精悍:精神旺盛,有锐气。持:握。泄:失,泄露。 孙吴:指兵法,也泛指兵家之言。一万言:指《孙吴兵法》一书。澜翻:波澜翻腾。舌:指口。 明光宫:西汉宫殿名,在长安城东。治安说:安民之策,治国之道。结束:整理衣冠,准备上朝。趋辕门:赶着马车到皇宫门前。列:排列。 班生:指东汉班超。笔已投:笔锋已露。终军:战国时人。繻:古代的一种布帛,用以系马。裂:断裂。量移:调职
【注释】 华月升高檐:高高的月亮从屋檐上升起。 广除步靡靡:大路上的尘土被踩得纷纷扬扬。 百年几何时:人生有多少年啊! 繁忧徒萃止:许多忧愁聚集在一起。 结发事远游:二十岁左右就离家出外远游。 轨路多荆枳:道路坎坷不平,荆棘丛生。 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我遭遇了多次挫折,只好回到家乡。 犹存临邛壁,欲探于陵里:还保存着临邛的墙壁,想要探听一下故乡的消息。 苦竹善钩衣:苦竹做成的衣服又苦又硬。
志别 祖道一尊酒,凉风江上生。 枫林一叶丹,秋动千山声。 星离越溪水,雨散吴王城。 我昔游燕赵,居人送我行。 今我亦送客,酒尽泪欲倾。 乃知送我者,掩袂多至情。 注释与赏析 - 祖道一尊酒:在出发前向长辈或朋友敬献的美酒表示敬意和感激。 - 凉风江上生:形容秋风拂面,感觉凉爽宜人,同时也可能带有些许萧瑟之意。 - 枫林一叶丹:描述秋天枫叶的红色,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大自然的色彩。 -
这首诗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的《乙亥中秋》。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遄死复何恨,頫仰若有牵。 (急速死去又有什么怨恨呢?我低头仰望仿佛有所牵引。) 陟岾履宿草,背养已十年。 (我踏上了长满宿草的台阶,已经背养他十年之久。) 高圹良可营,屡空徒迁延。 (宽敞的坟墓可以好好经营,屡次贫困只是徒劳地拖延。) 巢中有三雏,参差齐父肩。 (巢中有三个小鸟儿,它们大小一致就像父亲的肩膀一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