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翔
蕙帐人无赖,银屏恨不禁。晓来新梦恁关心。仿佛玉壶亲自、与君斟。 注释:蕙帐里的人(我)很无赖,对着银屏也忍不住要伤心。早晨醒来,你又在梦中如此关心。就像你亲自用玉壶给我斟酒一样。 插髻花枝妥,钩帘草色深。别时直望到如今。归路粉云香雨、做春阴。 注释:我把发髻上的花朵插得端正,把帘子钩起让窗外的草色更深。分别的时候一直望着你,直到今天。回程的路上,飘散着粉红的云彩和花香的雨,天气变得阴沉。 赏析:
【注释】 翠翘:用翡翠装饰的翘头。偏侧:倾斜的样子。瑶钗(xiá):用金、玉装饰的发饰。溜:下垂。春葱:比喻手指纤细,如同初长的春葱。剔:削去。袜尖瘦:形容女子足小而细。扶影:指倚着影子,借以自怜。苍苔:青黑色的苔藓。闲愁:无心之愁。住雕笼:指被关在笼子里。锁郎:指男子。香阁:古代女子梳妆的房中。 【赏析】 此词写一女子因相思而憔悴,因孤独而忧愁的情状。全词语言浅俗,意境幽婉,情调缠绵,委婉动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 “盈头花草”一句,写眼前景色,“又见”两字,表明了时间之久和对花的感情之深;“双文”是女子的别称,此处指所咏之人,“说道今朝天气好”一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情态。“斜倚画阑浓笑”,描绘了一幅春日佳人赏花图:她倚靠在栏杆上,脸上带着笑容;“多情谁似东风”两句,诗人把东风拟人化,说它像一位多情的人一样,吹绿了柳树
注释: 神僧不受萧梁佞。折芦自渡江波莹。九载坐嵩山。西飞葱岭间。 译文: 神僧不受萧梁佞臣的诱惑,折下芦苇独自渡过江水波澜清澈。在嵩山中静坐了九年,直到西飞的葱岭之间。 兴亡经百代。古洞依然在。风急摆浮云。驱车入暮尘。 赏析: 《菩萨蛮·四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全词以“神僧”为题,描写了一位不随世俗,隐居深山的高士形象。 首句“神僧不受萧梁佞”
卜算子 病入薄游中,人落西风际。一鬓秋兰记昔年,小阁偎侬醉。 今夜客窗清,月照蛩音细。也不思量把酒杯,况有心情睡。 注释: 1. 薄游:指身体虚弱、体弱多病。2. 西风际:指秋天。3. 秋兰:指秋天的兰花。4. 偎侬醉:依偎着我一起喝酒。5. 客窗清:客人的窗户很明亮清晰。6. 月照蛩音细:月光照亮了蟋蟀的声音。7. 思量:思考。8. 杯:酒器。9. 心情睡:睡眠状态。 赏析:
【注释】 梨花小院东风谢,无主残春。燕子专人。巷口斜阳记不真:春天的最后几天,在小院子里梨花飘落时东风吹来,庭院空寂,没有人来打理,春天就这样过去了。 个侬背面罗窗下,粉泪偷匀。立到黄昏:你背对着窗户坐在罗帐下面,泪水偷偷地流下来。一直到黄昏。 淡月微风上绣裙。赏析: 此词写一位女子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二句写春尽,“东风谢”点明季节,“残春”二字总括了全篇
梁州令 红树青山曲,一带野花风飐。拗归供作镜台秋,有人细与评浓淡。 纸窗入夜银灯闪。写影明于染。借成幽赏,拼坐深更,村酒香而酽。 注释: 1. 红树青山曲: 红树青山弯曲蜿蜒。 2. 拗归供作镜台秋: 把野花拗下来作为镜台的秋天装饰。 3. 有人细与评浓淡: 有人仔细地评论这些花的颜色深浅。 4. 纸窗入夜银灯闪: 晚上用纸糊的窗户透进银色的灯光。 5. 写影明于染:
【注释】 水阑:栏杆。 墨点朱唇:以墨点在红色嘴唇上。 含浅笑:露出浅浅的笑容。 绿波:水面。 金丸:指莲子,这里比喻佳人。 鸳鸯:指双鱼。 猜详:揣测、推测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女子对荷花的喜爱。下片写女子对莲子和双鱼的怜爱,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形象生动可爱
凉波倒浸层楼影,疏柳寒塘。帘里重阳。一朵秋花点鬓黄。 无端惹起离人恨,不住回肠。约略新妆。曾把茱萸酒数行。 译文: 凉爽的波浪倒映着楼阁的影子,稀疏的柳枝覆盖着寒冷的水塘。帘子里面是重阳佳节,一朵黄色的菊花点缀在鬓发上。 无缘无故地惹起了离别之人的怨恨,无法平息的思绪在心头回响。隐约可以看见她的新妆容,她曾经把茱萸酒斟满几行。 注释: 凉波:指清凉的波光。 阑干:横木,栏杆。 疏柳寒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把握,结合题干的要求作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1082年(元丰五年)中秋望月时写下的两首其中的一首,此词以月起兴,承转合无迹,语言圆熟工巧,空处洞然,洗炼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