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不受萧梁佞。折芦自渡江波莹。九载坐嵩山。西飞葱岭间。
兴亡经百代。古洞依然在。风急摆浮云。驱车入暮尘。

注释:

神僧不受萧梁佞。折芦自渡江波莹。九载坐嵩山。西飞葱岭间。

译文:
神僧不受萧梁佞臣的诱惑,折下芦苇独自渡过江水波澜清澈。在嵩山中静坐了九年,直到西飞的葱岭之间。
兴亡经百代。古洞依然在。风急摆浮云。驱车入暮尘。

赏析:
《菩萨蛮·四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全词以“神僧”为题,描写了一位不随世俗,隐居深山的高士形象。
首句“神僧不受萧梁佞”,意思是说这位高僧不受南朝佞臣的诱惑,不为权贵所动。这里的“萧梁”是指南朝萧衍建立的朝代,而“佞臣”则是指那些阿谀奉承、谄媚取宠的小人。
接下来两句“折芦自渡江波莹”,则是写这位高僧如何度过长江。他折断芦苇,划船过江,江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这句中的“苇”指芦苇,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捕鱼或制作船只。
“九载坐嵩山,西飞葱岭间。”这两句描述的是这位高僧在嵩山中静坐了九年,直到葱岭之间,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和对修行的执着。
“兴亡经百代,古洞依然在。”这里提到的“兴亡”指的是世事的兴盛与衰败,而“古洞”则是指古老的洞穴。这两句话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尽管世事经历了无数兴衰,但古老的洞穴依然存在,象征着永恒的真理和智慧。
“风急摆浮云,驱车入暮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风急天高的画面,浮云被风吹得摇摇晃晃,仿佛随时会散开。而那位高僧正驱车而行,穿越黄昏的尘土。这句中的“暮尘”指的是黄昏时分的尘土,象征着忙碌和奔波。
整首词通过描绘高僧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和对修行的执着。同时,也通过对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永恒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