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妆才罢呵纤手。熏炉半拥芙蓉袖。压髻蜡梅香。红绵映淡黄。
拂笺羞咏絮。别欲题新句。砚冻墨花干。人怜玉指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情感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先读懂全诗,然后把握每句的意思,再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进行分析。
晓妆才罢呵纤手。“晓妆”即早晨的梳妆打扮,“呵纤手”,指女子在梳妆打扮后用双手轻轻按摩自己的手。这两句描写了一位女子刚起床,正为晨妆而忙碌的情景。
熏炉半拥芙蓉袖。“芙蓉袖”形容女子手指细长柔软,如同芙蓉花一样娇美。“半拥芙蓉袖”,暗示着女子刚刚为男子整理过衣袖。这里既点出了女子的身份,又写出了她的柔情似水。
压髻蜡梅香。“压髻”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将两鬓的头发拢在一起,扎成一束,形似发髻。“压髻”,指女子将发髻束起。“蜡梅”,即蜡花,一种植物的花朵,因呈金黄色而名。“蜡梅香”,暗喻女子的体香。
红绵映淡黄。“红绵”指红色丝质的棉织品,这里指代女子的衣饰。“淡黄”,指浅黄色的衣物。“红绵映淡黄”,描绘了一幅女子身穿红绵衣,外披浅黄色衣裳的画面。
拂笺羞咏絮。“拂笺”是指女子在纸上写下文字,“咏絮”出自东晋谢安的典故,相传他与侄儿谢朗一起在雪地上玩耍,谢朗咏出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戏之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这里的“咏絮”是指女子以文采飞扬的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两句写出了女子的贤良淑德。
别欲题新句。“别欲题新句”,指两人即将离别之际互相赠诗留念。这一句既表达了二人即将分离的无奈和哀伤,也透露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砚冻墨花干。“砚冻墨花干”形象地描绘了墨汁凝固后形成的美丽花纹。“砚冻”,即砚台结冰,墨汁无法下渗。“墨花干”,指墨汁干涸后形成的花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女子思念男子的画面,还暗含了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人怜玉指寒。“人怜玉指寒”是说人们同情女子因为思念而感到寒冷的手。这一句既体现了女子的贤良淑德,也表达了人们对她的关心和爱护。
本诗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女子晨起之态,以及为丈夫准备行装的情景。下片写夫妻分别之时,女子思念之情,以及众人对其的关爱之情。全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晨起为丈夫准备行李、夫妻分别之时相互赠诗留念的画卷,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清晨起床梳妆完毕,女子用双手轻轻按摩着自己的手,那被熏炉熏得暖烘烘的芙蓉般娇嫩的手指散发着清香。她梳理好发髻,用蜡花制成的梅枝作为簪儿装饰在发髻上。把发丝束起来,露出如芙蓉般的娇嫩肌肤。她把发髻压得很低,让头发从头顶垂下来,像一簇梅花那样芳香。
她穿着红色的丝织衣服,外面披着淡黄色的衣服,显得格外娇艳。她正在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纸笺,神情恍惚地想着什么。她想好了新的句子,正要题写在纸上,但忽然想起丈夫要远去的消息,便停止了笔,愁容满面地望着窗外。砚台上已经结成了冰凌,黑色的墨汁凝结成了一个个小花状的图案。她看着自己那双因为思念丈夫而变得冰凉的素手,不禁流下了伤心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