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阑斜靠。细看描花巧。墨点朱唇含浅笑。并向绿波低照。
金丸忽散鸳鸯。可怜未尽柔肠。半日清茶相对,不知几许猜详。
【注释】
水阑:栏杆。
墨点朱唇:以墨点在红色嘴唇上。
含浅笑:露出浅浅的笑容。
绿波:水面。
金丸:指莲子,这里比喻佳人。
鸳鸯:指双鱼。
猜详:揣测、推测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女子对荷花的喜爱。下片写女子对莲子和双鱼的怜爱,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形象生动可爱。
水阑斜靠。细看描花巧。墨点朱唇含浅笑。并向绿波低照。
金丸忽散鸳鸯。可怜未尽柔肠。半日清茶相对,不知几许猜详。
【注释】
水阑:栏杆。
墨点朱唇:以墨点在红色嘴唇上。
含浅笑:露出浅浅的笑容。
绿波:水面。
金丸:指莲子,这里比喻佳人。
鸳鸯:指双鱼。
猜详:揣测、推测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女子对荷花的喜爱。下片写女子对莲子和双鱼的怜爱,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形象生动可爱。
【解析】 此为咏物词,上片描写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下片则描绘女子写诗的情景。上片“柳径低迷画阁,萍池倒映红阑”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曲折蜿蜒的小路旁是雕花的楼阁,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映着红色的栏杆。“石榴一朵照香鬟”,以“照香鬟”形容石榴花的艳丽,突出其色彩之美。“眼波生细缬,眉月锁轻弯”,描写女子眼神流转,如细密的花绫般美丽,眉毛弯弯如新月,写出了女子的容貌。“展卷乍临乌儿
【注释】: 一段旅情无处着,闲眠中酒平分。 燕归窗黑又黄昏。 灯微屏背影,泪暗枕留痕。 梦入怨花伤柳地,分明有个人人。 压帘香气倚轻裙。 小园风雨后,扶病问残春。 【赏析】 此词描写闺中女子的孤独寂寞,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上片首句写“一段旅情无处着”,意思是说作者在旅途中漂泊,没有归宿。接着写“闲眠中酒平分”,意思是说在闲居无事的时候,常常饮酒消愁。下句写“燕归窗黑又黄昏”
赠金东塘 五字随州擅,君家许问津。 自逢弹古调,不敢薄令人。 枫影寒孤榻,钟声净六尘。 陷居兼德耀,酬唱共忘贫。 注释: 1. 赠金东塘:这是一首赠给金东塘的诗。 2. 五字随州擅:意思是说金东塘在随州这个地方很有才华。 3. 君家许问津:意思是说你家允许我来访吗? 4. 自逢弹古调:意思是自从遇见你弹奏古曲之后。 5. 不敢薄令人:意思是不敢轻视任何人。 6. 枫影寒孤榻
临江仙·其四 灯火阑珊清漏急,夜深著体轻寒。 个人背立画屏间。旧红衫袖薄,新绣缕鞋鲜。 一寸横波千丈恨,魂消似削双肩。便蒙怜惜也徒然。桂堂东畔路,弹泪巳三年。 注释: - 灯火阑珊: 描述室内灯光微弱,环境昏暗。 - 清漏急: 形容时间流逝快速,夜晚的更漏声急促。 - 夜深著体轻寒: 指深夜时分感到身体微寒。 - 个人背立画屏间: 独自站在屏风背后。 - 旧红衫袖薄: 穿着旧时的红色衣服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是诗歌鉴赏的考点之一。本题考查的是“炼字”这一考点。 【答案】 译文:我独自在湖边垂钓,相思之情如同梦中一样来到长安。美人身在何处,只见碧云缭绕?她要送给我的芙蓉花却已开到江水都结了寒霜。 注释:范声佩(726一779):唐代诗人。进士及第。这首诗是作者送别范声佩时作的。湖滨:湖边。长安:指京城长安。碧云:指天边的彩云。芙蓉:荷花。江水:泛指南方的水。寒:凋谢、枯萎。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青玉案 - 描述场景和氛围 解释: “青玉案”是一种古代的器物,通常用于摆放食物或餐具。在此处,它可能象征着一个安静而优雅的用餐或休息环境。此词描绘了一种宁静、舒适的环境,为下文的情感表达提供了背景。 第二句:暗飘玉笛高楼暮 - 描述孤独和思乡之情 解释: 这句中的“玉笛”是古乐器名,常用来象征音乐。这里的“暗飘”表达了音乐声的隐约与不张扬
诗句翻译 1. 不须留,侬去罢。(不必停留,我离去吧。) - 关键词:侬(你),去罢(离开)。 2. 才转身时,又作愁人话。(刚一转身,又成了令人忧愁的话。) - 关键词:愁人话(惹人愁苦的话语)。 3. 肠断春风杨柳下。(在春风中杨柳树下,心如刀割。) - 关键词:肠断(心肠断裂),春风(温暖的春风吹过),杨柳(杨柳树),下(下方,指柳树的下面)。 4. 落日看看,早月儿来也
【诗句释义】 1. 一峰晴翠暖烟熏:一尊山峰,在晴朗的日子里显得翠绿而温暖,烟雾缭绕。 2. 游冶趁残春:趁着春天即将结束,人们外出游乐。 3. 玉人笑语朱阑畔:美丽的女子(玉人的)笑容和话语飘荡在朱红色的栏杆旁。 4. 依稀似、放诞文君:仿佛就是汉代的司马相如的妹妹文君。 5. 短簿祠前相见:在小庙前相遇。 6. 武当山后愁分:在武当山之后,忧愁地分手。 7. 锦鸳双履蹑轻云:穿上锦制的鞋
临江仙七首 其七 红板桥头浓绿布,人家一带高槐。 鹧斑帘底逗弓鞋。 彩符欹侧,斜映水晶钗。 佳丽靓妆疑见画,枉牵孤客情怀。 笋舆迎去剩香埃。 碧云芳草,谁念首千回。 注释: 1. 红板桥头:指一座红色的桥,桥的一头通向一个村落。 2. 浓绿布:用绿色布料装饰的红色桥头,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3. 人家一带:形容桥头的人家很多,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村落。 4. 高槐:高大挺拔的槐树,是乡村常见的树种
【注】临江仙:词牌名,又名“浪淘沙”“江南逢·北戴河”等。 不断柔情春水似,迢迢那计西东。午眠初起玉钗松。画屏离思远,罗袖泪痕浓。云水黏天楼外路,卷帘试认狂踪。一双燕子夕阳中。莫衔残鬓影,吹向落花风。 注释: 不断:没有止境。柔情:情意。春水似:像春天的流水一样。迢迢:遥远的样子。那计西东:如何计算从哪里到哪里。午眠初起:午饭后刚醒来时。玉钗松:形容头发松松地束在头上的样子。画屏:指屏风。离思
诗句解析 1.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 风云突变:指时局突然发生变化,可能暗示政治或军事上的紧张局势。 - 军阀重开战:描述地方势力之间的冲突再次爆发。 2. 洒向人间都是怨: - 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怨恨和不满情绪。 3. 一枕黄粱再现: - 比喻希望或美梦破灭的情景。 4.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 描述军事行动中红旗(可能象征革命的旗帜)跨越河流的景象
【注释】 城南:指京城。小住:短暂停留。文采风流合倾慕:指文才风流,值得倾慕。合:应当。倾慕:敬仰、羡慕。闭户著书:关起门来编书。自足:自得其乐。阳春:美好的春天,代指美好时光。驻:留止。山家:隐居山林的人。金樽:金色的酒杯。酒进胡麻:指以酒佐食,食用胡麻(芝麻)。篱畔菊花未老:篱笆旁边的菊花依然盛开不衰。岭头又放梅花:山岭上又开始绽放新的梅花。 【翻译】 在城南暂作停留,心情舒畅地居住下来
诗句输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译文:天空晴朗,云彩清淡,我极目远眺,直到南飞的大雁消失在天际尽头。 注释: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六盘山之巅,远眺北方的景象。天高云淡,表达了秋日的宁静和广阔。"望断"一词则表现了诗人对南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直到视线中不再看到他们为止。 赏析:此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怀念。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
清平乐 风飘韵吐。 柳种陶君五。 漏曳春光倩雪补,犹杂些儿旧雨。 深山已断樵苏。 荒城且足欢娱。 酒盏闲斟新酝,天边任落飞凫。 注释: 风飘韵吐:风轻轻吹着,发出悠扬的韵律。 柳种陶君五:柳树种植在陶君的院子里第五棵。 漏曳春光倩雪补:漏斗中流淌着春天的光芒,仿佛是倩女轻抚雪花一般。 犹杂些儿旧雨:仍然夹杂着一些往年的雨水。 深山已断樵苏:深山中已经没有砍柴的人和割草的声音了。 荒城且足欢娱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梅枝在月光下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第一句“银釭焰吐”,描绘了月光透过银光闪闪的灯罩,照在梅枝上的画面。这里的“银光”和“梅妆”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第二句“照彻梅妆五”,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照亮了整个梅枝的情景,仿佛梅花的妆容都被月光所照亮,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第三句“夜半忽惊天欲语”,突然之间,诗人感到好像天空在向人间说话
【诗句释义】 1. 海棠丝短:用海棠的细丝来比喻,暗指女子的头发。 2. 不遣风吹断:不想让风吹断这头发般的细丝。 3. 一朵依然红玉软:“红玉”是形容花的颜色鲜润如玉,而“软”则是形容海棠花的娇嫩柔美。 4. 留与妆楼寄远:将这朵海棠花留给远方的亲人或爱人,表达思念之情。 5. 杨花未作浮萍:杨花(柳絮)尚未变成浮在水面的浮萍。 6. 枝间交映青青:树枝间的光影交错,形成了一片青翠的美景。 7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月波秋泻,松冷穿窗罅:“月波”可能指的是月光如水般洒满大地,而“秋泻”则形容秋天的景色如同水流一般倾泻而下。这里的“松冷”和“穿窗罅”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寒冷的景象,仿佛是深夜中被月光照射的松树透过窗户缝隙投射出斑驳的影子。 2. 散步湖干渔笛下,的是含情者:“散步湖干”,意为在湖边散步直至天黑,而“渔笛下”则描述了渔民吹奏的悠扬笛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情或思念的情绪
诗句释义: - 云屏十二,仙客曾同醉。 注释:十二层云屏如同仙境,仙人也曾在这里一同饮酒。 - 草没建炎碑上字,岁月凭谁语。 注释:草长到淹没了建炎年间的碑文中的文字,时光荏苒,谁来述说? - 腊痕水出平堤,鵁鶄只检花栖。 注释:冬天的河流在平地上流过,只有鵁鶄鸟在花丛中栖息。 - 抖擞喉间秀句,雪斜犹倚楼西。 注释:我振作精神吟诵优美的诗句,即使雪花斜斜地映照在楼西。 译文:
【译文】 偶尔来到津渡馆舍,望里冰花满地。 月光白得让人梦回,鸡儿却不管这些,只觉铜壶缓。 云芽细煮孤铛,蓬山隔了层城。 任说铁肠难挽,泪痕还到银筝。 【注释】 津:水渡口。 望里:遥望之中。 月白:皎洁的月光。 梦回:梦醒。 鸡不管:不理会鸡鸣。 铜壶:古代计时器,壶内盛水,以铜为柄,壶口刻有刻度。 云芽:指烹茶时用的茶叶。 铛:锅。 蓬山:传说中的蓬莱三岛之一,在海中,也作“蓬莱”。 隔了
【注释】铜驼巷陌:指唐代洛阳的街道,因洛阳城北有铜驼而得名。较逊吴天碧:比喻不如吴地天空碧蓝。乳燕:雏燕。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曾为曹操幕下从事。成闲客:成了无所事事之人。鬓丝:指白发。春霜:春天的霜花。佛楼:指佛塔上的灯。冷尽行装:行李都已收拾好。曲生:指曲艺演员。风味:指曲艺表演的风格。费他一夜回肠:形容曲艺演员表演时引人入胜,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赏析】《题壁》是一首咏史抒怀词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 “盈头花草”一句,写眼前景色,“又见”两字,表明了时间之久和对花的感情之深;“双文”是女子的别称,此处指所咏之人,“说道今朝天气好”一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情态。“斜倚画阑浓笑”,描绘了一幅春日佳人赏花图:她倚靠在栏杆上,脸上带着笑容;“多情谁似东风”两句,诗人把东风拟人化,说它像一位多情的人一样,吹绿了柳树
梁州令 红树青山曲,一带野花风飐。拗归供作镜台秋,有人细与评浓淡。 纸窗入夜银灯闪。写影明于染。借成幽赏,拼坐深更,村酒香而酽。 注释: 1. 红树青山曲: 红树青山弯曲蜿蜒。 2. 拗归供作镜台秋: 把野花拗下来作为镜台的秋天装饰。 3. 有人细与评浓淡: 有人仔细地评论这些花的颜色深浅。 4. 纸窗入夜银灯闪: 晚上用纸糊的窗户透进银色的灯光。 5. 写影明于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把握,结合题干的要求作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1082年(元丰五年)中秋望月时写下的两首其中的一首,此词以月起兴,承转合无迹,语言圆熟工巧,空处洞然,洗炼含蓄
雁宿芦丛冷,鱼牵荇带长。西风送我过横塘。六幅银帆飞破、石湖光。 【注释】雁宿:指雁在芦丛中歇息。荇带:荇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借指水。西风:秋风。石湖:地名。行春桥:名胜古迹,相传为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游钓之地,位于杭州西湖之滨。画衣香:指女子的香气。 【译文】雁鸟栖息在芦苇丛中显得那么寒冷,鱼儿牵引着荇带在水中悠然自得地前行。西风吹着我越过了横塘。船儿扬起了六幅帆篷,冲破了石湖的波光。 山脚轻烟碧
【注释】 叠巘:重叠的山峦。云光接:云雾缭绕,山色相接。浓阴:树木茂密形成的树荫。木兰艇子:用木兰木做的船桨。绿波湾:绿色的波浪。风影:随风飘动的树影。红袖:红色的衣袖。低阑:低矮的栏杆。照水愁蛾敛:形容眉眼如画,愁容深藏。看山笑靥圆:形容笑得像花一样灿烂。沉吟:深思的样子。亸香肩:下垂的香肩。吴笺:古代吴地出产的精美纸张。 【赏析】 “叠巘云光接,浓阴树色连。”这两句写山景
【注释】 镂管:指画笔。拈:持取,拿取。沉绿:深绿色或浓绿色的颜料。春裙:指女子的衣裙。剪淡黄:以淡黄色的丝线剪出花纹。描花:指在衣服上刺绣花纹。隐约:模糊不清的样子。寄柔肠:寄托柔肠,即寄托情思。要绣红莲双朵、盖鸳鸯:要求绣一对红色的莲花,用它们来盖住鸳鸯(比喻夫妻恩爱)。倦起:疲倦起来。凭雕槛:靠在雕花的栏杆上。闲行:悠闲地行走。转曲廊:走过曲折的长廊。樱桃欲谢惜年芳:樱桃快要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