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朝梅雨端阳近,阿措花开。深院闲阶。鸟啄猩红下翠苔。
绿窗记得倾蒲酒,曾有人陪。斜点金钗。衬出香符彩胜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把握,结合题干的要求作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1082年(元丰五年)中秋望月时写下的两首其中的一首,此词以月起兴,承转合无迹,语言圆熟工巧,空处洞然,洗炼含蓄,言简而意丰。全词借月抒发感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①连朝:一连几天。②阿措花开:花已开。③深院闲阶:庭院深深,台阶空落落。④下翠苔:落在青苔上。⑤绿窗:指窗帘。⑥曾有人陪:曾经有人陪伴。⑦斜点金钗:斜插着金钗。⑧香符彩胜:指用香料制成的符咒,五彩的纸制的东西。⑨衬出:映衬出。⑩香符彩胜:用来祭祀的物品,泛指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