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采芝
【注释】: 1. 高阳台:词牌名。 2. 自题停琴伫月图小影:自己为一幅画题诗作序。 3. 鹤友琴交:比喻志趣相投的朋友。 4. 云盟月契:比喻朋友之间有深厚的交情。 5. 也曾自许清幽:曾自认为能过一种清静的生活。 6. 桐叶风翻:指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 7. 泠然已是新秋:意指已经过了深秋,天气寒冷了。 8. 轻绡:轻柔的绸缎。 9. 罗襦薄:轻薄的丝绸衣裙。 10. 恨年光、总付悠悠
译文: 刚从梦境中醒来,就闻到了绣枕的香气。春色半掩着帘子,人已入梦。风雨嫉妒这春天的芬芳,不管叶子柔软枝儿嫩绿。 不必多问,不必多问,应该是绿叶已经落尽,红花也已经褪去。 注释: - 香梦乍回绣枕:刚刚从梦中醒来,仿佛还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 - 春色半帘人静:外面的景色半掩着帘子,只有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 - 风雨妒芳菲:风雨似乎嫉妒这春天的芬芳,想要破坏它。 - 不管叶柔枝嫩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台城路”。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庭有白海棠:庭院里有一株白色的海棠花。 甚芳:很香。 经:经过。 摧残:被毁坏。 触绪感怀:触动思绪而感慨。 无端:没有道理。 证前生:指前世的事。 欲诉梅花,梦断孤山:想向梅花倾诉心事,可梦中却已经来到了凄凉的孤山。 绿章:指奏折、文章。 柔魂:柔弱的身躯。 双飞:指鸳鸯鸟成双成对地飞翔。 妒双飞、怕卷帘看
【注释】 报道一声春去:报,告诉。报道,告诉;春去,春天离去。 满泪游丝飞絮:满眼都是像泪一样的春雨纷纷扬扬飘落,像丝一样的柳絮随风起舞。 嘱咐燕和莺:嘱咐燕子和黄莺,能否留住春天暂时不离去。 无绪:没有情绪,没有兴致。 无绪。无绪。怕听妒花风雨: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心情,害怕听到那嫉妒花儿的风雨。 【赏析】 此词上片写惜春,下片写惜春。全词通过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喜爱及留恋之情
【解析】 本首词是一首伤春之作,上片写春夜独卧,下片写闺中思妇的愁绪。全词以花影起兴,以“无那新愁愁怎解”点明伤春之苦,抒发了伤春之情。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又名《谢池春》《淋浪春》《忆秋娘》等。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①炉袅麝香浓。花影重重。梦醒倚枕意还慵。试问海棠知道否,昨夜东风。 ②憔悴鬓云松。蹙损眉峰。衔泥雏燕觅芳踪。无那新愁愁怎解,明月帘栊。 注释:①炉袅:犹炉烟。②鬓云
【解析】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上片起句,写远山之愁。“蹙”字极言其深,“伤”字极言其苦。“黛”指青黑色的发,此处借代指女子的双眉。“未满”即不饱,意谓心肠已受损伤。这两句写远山之愁。“残红”是春天的花谢,“桃花”指落花。“支病骨”意为身体消瘦、病态,形容人因病而消瘦。这两句写春之愁。“恹恹”是身体不适,精神萎靡的样子。“支病骨”意谓因病体而瘦弱。这两句写人之愁。“偷傍”意为偷偷地依靠
画角霜城,早引起、一天离别。更那堪、砌蛩声住,塞鸿声切。君赋于归随挽鹿,侬伤往事听啼鴂。叹知音、从此隔天涯,空相忆。 灞桥柳,函关雪。咸阳草,长安月。看啼痕满袖,泪珠盈睫。欲寄岭梅烦驿使,好凭河鲤传消息。最凄然、执手问归期,应难说。 释义: 画角在霜城的清晨吹响,早早地就引起了我们一整天的离别。更令人痛苦的是,蟋蟀的声音停止了,而大雁的鸣叫声却更加紧迫。你写诗要回家去,我伤心地看着过去的事情
【注释】: (1)高阳台:词牌名。 (2)瘦却腮红:形容病中消瘦,颊骨深陷。 (3)黛绿:指女子的眉色,古代妇女常用青黑色的颜料画眉,称为“黛”。 (4)春晴:春天晴朗的日子。 (5)连日春晴:连续几日天气晴朗。 (6)空教:白白地、徒劳地。 (7)怕说春长:担心春天永远不结束。 (8)药驻红颜:服药能使红颜永驻。 (9)衣斗新妆:衣服华丽,化妆艳丽。 (10)芳草无情:无情无义,不思归。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思想。“病里年光去似流”,意思是在疾病之中,岁月像流水一样逝去;“有计难留”,意思是有心留住时光,但是做不到;“有泪难收”意思是有泪水,也难以收藏起来;“侍儿莫便卷帘钩”,意思是不要让侍女卷起窗帷;“侬亦多愁”,意思是我也有许多忧愁;“花亦多愁”,意思是花儿也有太多的忧愁;“试将雏燕问情由”
【注释】 翠帷:翠色的帐子。怕卷:害怕被卷起。争禁:怎么禁止得住。物华:美好的春光。瘦:瘦损了(比喻病弱)。侬:你。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的上阕写对春景的感怀。开头三句,先从“怕”字入手,写出了对春天美景的依恋,也表现了对旧日恋情的回忆。“屈指”三句,写对旧日恋情的追忆。词人回忆起从前与心上人在一起时的甜蜜生活,然而如今却因种种原因而分离,因此心中十分难过。下阕着重抒发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