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袅麝香浓。花影重重。梦醒倚枕意还慵。试问海棠知道否,昨夜东风。
憔悴鬓云松。蹙损眉峰。衔泥雏燕觅芳踪。无那新愁愁怎解,明月帘栊。
【解析】
本首词是一首伤春之作,上片写春夜独卧,下片写闺中思妇的愁绪。全词以花影起兴,以“无那新愁愁怎解”点明伤春之苦,抒发了伤春之情。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又名《谢池春》《淋浪春》《忆秋娘》等。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①炉袅麝香浓。花影重重。梦醒倚枕意还慵。试问海棠知道否,昨夜东风。
②憔悴鬓云松。蹙损眉峰。衔泥雏燕觅芳踪。无那新愁愁怎解,明月帘栊。
注释:①炉袅:犹炉烟。②鬓云:发丝散乱如云。③颦(pin)损:皱褶,指眉。④无那:无可如何。⑤帘栊:窗户的栏杆。
赏析:
此词为伤春怀人之作。上阕从室内写到室外,先写春夜独卧,然后写闺中思妇的愁绪。
“炉袅麝香浓”,点出环境气氛,烘托心情。
“花影重重”,写室内景象。“梦醒倚枕意还慵”,承上启下,既写室外之景,又写闺中之人。“试问海棠知道否”,写女主人公对花事的关心,也表现她的心情烦躁。
“昨夜东风”,承上启下,既是写室外之景,也是女主人公的自况。
下阕主要写闺中人的愁绪。“憔悴”、“蹙损”,都是描写女主人公的外貌和神情,突出其愁苦之深。“衔泥雏燕觅芳踪”,以燕子喻人,说明女主人公思念远别的丈夫,盼他归来;同时,也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寂寞、孤独之感。“无那新愁愁怎解”,点出主题,即伤春之苦,抒发了伤春之情。
“明月帘栊”,承上启下,写女主人公的孤寂、凄清。
“赏析:
此词为伤春怀人之作。全词以花影起兴,以“无那新愁愁怎解”点明伤春之苦,抒发了伤春之情。
上阕从室内写到室外,先写春夜独卧,然后写闺中思妇的愁绪。
“炉袅麝香浓”, 点出环境气氛,烘托心情。
“花影重重”, 写室内景象。“梦醒倚枕意还慵”, 承上启下, 既写室外之景, 又是闺中之人的自况, 表现她的心情烦躁。“试问海棠知道否”, 写女主人公对花事的关心,也表现她的心情烦躁。
“昨夜东风”, 承上启下, 既是写室外之景, 也是女主人公的自况, 表现她的孤独、寂寞之感。
下阕主要写闺中人的愁绪。“憔悴”、“蹙损”,都描写女主人公的外貌和神情,突出她愁苦之深。“衔泥雏燕觅芳踪”,以燕子喻人,说明女主人公思念远别之丈夫,盼他归来; 同时, 也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寂寞、孤独之感。“无那新愁愁怎解”, 点出主题, 即伤春之苦,抒发了伤春之情。
“月儿挂起照孤眠。”结尾两句写月,是全词的收尾,它与开头相呼应,使全词显得结构严密完整,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