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溪红树,正长空雨洗,行装初整。
一夜西风催晓梦,别恨又堆双鬓。
素手重携,啼痕漫拭,把酒无心饮。
销魂玉笛,不堪回首重听。
曾记永昼敲棋,长宵清话,往事空相证。
此去乡关如落絮,身世飘零莫定。
千叠云山,一江清水,辜负归帆顺。
酸辛情绪,却教清泪盈枕。

【注释】

①《百字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写离别之情,抒离愁之苦,上片描绘离别前的凄清景象,下片抒离愁别恨之情。

②“秋溪”二句:秋天的溪流两岸红树叶子繁茂,正当天边升起的西风催赶清晨的梦魂,别离的伤感又堆满双鬓。

③“素手”三句:她(指作者的姐姐)再次挽着我的手,泪痕满面地拭去我脸上的泪痕,可是酒却喝得心不在焉。

④“销魂”一句:令人销魂欲绝的玉笛,实在让人不愿再回头倾听那熟悉的曲调。

⑤“曾记”三句:曾经记得我们整夜长谈,一起敲棋论道,那些往事都成了空中楼阁,只能相证于心了。

⑥“此去”二句:这次分别后,故乡的道路就像飘落的柳絮那样遥远,我的身世像飘零的落叶一样漂泊不定。

⑦“千叠”三句:千叠的山峦,一江的流水,都辜负了归家的船帆顺水而行的好机会。

⑧“酸辛”一句:心中的酸楚辛酸的情绪,却让清泪盈满了枕头。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当时作者因反对投降派的斗争,受到排斥打击,被削去官职,闲居带湖。词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前途的彷徨和苦闷。

上片首三句,写景。词人用浓墨重笔渲染出一幅秋日的图景。秋溪两岸红树如染,长空洗过雨,收拾起一切行装,准备远行了。这里既点明季节,也点明时序。“长空”二字,写出天空的高阔、空旷;“洗”字,写出天空洗涤后的洁净、明亮。“正”,正是。“初”,刚刚。“整”,整理整齐。这两句写秋晨,以秋晨之景暗示离别的时间。“一夜西风”四句,写别情。西风催晓梦,别恨又堆双鬓。“素手”二句是说,手捧酒壶,泪痕漫拭,把酒无心饮。“销魂”一句是说,玉笛声声,叫人不忍再听,因为那熟悉的曲音唤起了对往日欢聚的忆念,使人伤心痛苦到极点。这几句是写离别时的心境及与姐姐依依惜别的深情。

下片由眼前之景转回忆往事。“曾记永昼”三句,写与姐姐一起整夜长谈,促膝而坐,一起敲棋论道,一起度过难忘的良宵。这些美好的往事在心头萦回不去,只能成为空幻的东西而已。“此去”二句,写别后的情景。乡关远隔,如落絮飘飞,人生飘荡不定,不知归宿何方,只好任其飘零吧。“千叠云山”二句,化用李贺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意,形容自己处境的艰难,表达自己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虽为国事而忧伤悲愤,但心中酸辛,却只能向枕上洒下清眼泪水。

全词通过描写词人的别情和送别的场景,以及词人的主观感受,表达了词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国事的忧虑悲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