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士彪
【注释】点绛唇:词牌名。窗纸檐铃,风儿一夜何曾绝:窗外的风铃声,一直响到天明。点绛唇:词牌名。窗纸檐铃,风儿一夜何曾绝。龙须怕贴。亏得金炉热。只有鸳衾,曾见销肌雪。残灯灭。星星难说。自把春纤啮。 【赏析】“窗纸檐铃,风儿一夜何曾绝。”这两句是写景,描写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窗纸檐铃”,即指屋外檐头的风铃,它一直响到天明。“龙须怕贴”,即指用龙须草做的帘子。“龙须”是一种贵重材料,用来做帘子
祝英台近 水东流,花委地。教我也无计。断水零山、望眼暗流泪。自从那日轻分袖,雁鸿便断,怎可怪你多心多意。 暗牵系。纵使说了他,争知这憔悴。暮去朝来,难道不思你。他时月下重逢,心香一炷,把此意对天盟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分离的痛苦。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痛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注释】冷雨:寒冷的雨水。欺人:侵袭。打:敲打,这里指滴落。可怜:可哀。瘦也:形容瘦得厉害。门外:院门外。梨花:梨花树的花,常在春季开放,因花期短促故称。谢:凋零、落花。侵晓:天将亮的时候。临妆:梳头打扮。眉黛无心画:没有心思去画眉毛。还堪讶:还值得惊异吗?谁家:哪家。骄马:骏马。系在垂杨下:马拴在杨柳树下。 【赏析】这首词写闺中思妇独守空房,对春光流逝的感伤之情。上阕写景,渲染凄清气氛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好梦偏惊:梦中的美好情景被惊醒了。 细思:仔细想想。 残灯犹亮:夜深时,灯还亮着。 叮咛:反复叮嘱。 空惆怅:白白地惆怅。 三更月上:深夜的月亮已经爬上来了。 邻鸡唱:邻居的公鸡开始叫了。 【赏析】 《点绛唇》词是一首描写梦境、抒发别情的小令。词中通过写梦境与现实之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眷恋。全词以“好梦”开头,用梦境中的“残灯”“空房”等景象反衬现实的“不寐”
【注释】 1.羞杀:使……羞愧。 2.影儿:这里指月亮。 3.暗垂:悄悄地垂下。 4.双星:指牛郎织女,因为牛郎织女每年只能见一次,所以人们用“双星”来比喻他们夫妻。 5.楼上:指女子的居处。 6.含愁凝望(liàng):含着悲伤忧愁的眼神凝望着。凝望:凝视。 【译文】 我羞得把月亮的影子羞成了两个。在灯下偷偷地垂下了罗帐。只为辜负了我的情人,使得牛郎织女两颗星星也黯然失色。 我楼上楼上
孤枕销残薄酒。黯黯一灯相守。檐竹撼西风,门外不知晴否。 消瘦。消瘦。醒到五更时候。 注释: 1. 如梦令:一种曲调名,多用于词牌中。 2. 孤枕:孤单的枕头。 3. 销残:消磨殆尽。 4. 黯黯:暗淡无光的样子。 5. 一盏:一杯酒。 6. 檐竹:屋檐下的竹子。 7. 西风:秋天吹来的风。 8. 消瘦:形容因思念而憔悴。 9. 醒到:直到醒来。 10. 五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注释】 (1)樾阴:树荫。 (2)池草细:池塘边的草很细。 (3)才说春来,打点伤春意:刚一说起春天来了,就勾起了伤春的情绪。 (4)花暖昼长浑似醉:花儿开得正艳,阳光暖和,白天又很长,好像喝醉了一般。 (5)没甚心情:没有什么心情。 (6)镇日:整天;终日。 (7)江北江南,都是伤心地:指作者的故乡,在长江以北,以南。 (8)几曲阑干:几回倚着栏杆。 (9)断尽柔肠:形容愁绪不断。 【赏析】
【注释】: 玲珑四犯:词牌名。 帐冷楼空,怕愁病逢秋,独眠听雨。料没书来,不数遥天雁度。梦里乍图幽会,怎轻放、彩云飞去。便枕儿、恁般僝僽,更望阿谁怜取。 当初尚作消魂语。到而今、有愁难赋。拚对着清樽黄菊,岁岁伤迟暮。几点吴霜入鬓,浑不信、少年如许。最难禁无赖,五更风吹变,庭前绿树。 【赏析】: 此为宋人贺铸所撰之词。贺铸,字方回,号东山居士,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
注释: 醉春风案《东白堂词选》题作「别怨」 曾说休迤逗。何事轻分手。 曾说:过去,曾经说。 休:停止 迤逗:徘徊,停留 何事:为什么。 轻:轻易,不经意 分手:离别。 别来莫道不相思,彀。彀。彀。 莫道:不要说 彀:满。这里指时间已到或已经足够 残月帘西,暮云楼上,那些时候。 残月:未圆的月亮 帘西:窗子西边。 暮云:傍晚的云彩 楼上:高处。这里是比喻思念之人所在的高处 那些时候:那些时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涉及的诗歌手法进行分析,赏析时要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苏幕遮》这首诗逐句解释,并写出诗句的译文,然后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臂红轻,眉黛浅”,写女子的容貌。这里“臂红”是指女子手臂上抹了胭脂粉,而“眉黛”则指女子双眉画得淡雅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