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枕销残薄酒。黯黯一灯相守。檐竹撼西风,门外不知晴否。
消瘦。消瘦。醒到五更时候。
孤枕销残薄酒。黯黯一灯相守。檐竹撼西风,门外不知晴否。
消瘦。消瘦。醒到五更时候。
注释:
- 如梦令:一种曲调名,多用于词牌中。
- 孤枕:孤单的枕头。
- 销残:消磨殆尽。
- 黯黯:暗淡无光的样子。
- 一盏:一杯酒。
- 檐竹:屋檐下的竹子。
- 西风:秋天吹来的风。
- 消瘦:形容因思念而憔悴。
- 醒到:直到醒来。
- 五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孤独夜晚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孤枕销残薄酒”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夜晚时分饮尽了最后一丝薄酒,孤独地躺在孤单的枕头上。这里,“销残”表达了酒被喝得所剩无几,而“孤枕”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状态。
接下来的句子“黯黯一灯相守”,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凄凉。一盏昏暗的灯光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明亮,仿佛在默默守候着诗人。这里的“黯黯”和“相守”都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寂寞。
“檐竹撼西风”这一句,则通过描绘风吹动屋檐下竹子的声音,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预示着诗人即将到来的清晨。
最后一句“消瘦。消瘦。醒到五更时候”,是整首词的总结。这句话反复使用“消瘦”一词,表达了诗人因为思念而日渐消瘦的情感。同时,“醒到五更”暗示了诗人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夜晚,终于迎来了破晓时分。
这首《如梦令》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