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士彪
【注释】 翠楼吟:词牌名,又名《忆王孙》。本篇是作者的自度曲。 愁:悲伤;忧愁。 夜都忘晓:直到天亮也不知道。 忒恁痴绝:如此痴迷。 当初:当初的时候。 便:就。 抵死:最;极。 思量:思念。 彻:完全,彻底。 绸缪:指男女欢爱。 根节:指人的性格、品质。 恹恹(yin yin阴):《诗经·小雅·采薇》中“靡室靡家,寗寗”。毛传云:“寗寗,病也。”这里指身体不好。 奈:无奈。 肠岂坚金
诗句解析: 1. 深闺恨,日日上眉头。 - 表达了深深的闺房中女性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常常是忧愁和不安。 2. 春梦醒来犹恋枕。 - 暗示着女子可能在梦中与情人相会,醒来时仍旧留恋于枕头之上,无法忘记梦中的情景。 3. 夜香烧罢不登楼。 - 意味着当夜晚的香气已经燃尽,她仍然没有离开床榻,表明她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如寂寞、等待等)而不愿离开当前的生活状态或环境。 4. 暗自数更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全诗,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然后逐句理解,结合注解进行赏析。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写惜春、爱花之情。“情脉脉,镇自惜芳华。”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明了惜春之心。“玉管无心题柳絮,碧窗有梦入梨花”,第二句以拟人手法,将柳絮比作无心书写的玉管,将梨花比作梦中进入碧窗的女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爱惜之情。 【答案】 译文:我内心充满了惜春之情
注释: 心忒小,细语半分明。夜月筵前曾送目,春风曲里旧知名。 今日喜逢迎。 译文: 心里太过小心,话语也说不清楚。晚上月光下曾在宴会上向你望了一眼,春风中你曾经的名字我早已熟悉。 今天很高兴地迎接你
虞美人·别恨 当初郎读纱窗下。妾正梳头罢。凭肩低揾口唇朱。笑指二三难字问奴奴。 而今郎去归期晚。妾也梳头懒。牙签冷落罥香尘。却剪云鬟千里寄行人。 注释: ①当初:以前。郎:这里指男子。纱窗:女子卧室的窗子。 ②妾:古代女子自称,相当于“我”。正:正在。 ③凭肩低揾(wěn)口唇朱:靠着肩膀低声吻着妻子的双唇。口唇朱:即唇红,指女子的嘴唇。 ④难字:难写的字。奴:你。 ⑤而今:现在。郎
真珠帘 凄凉院宇孤眠客。听城头、玉漏沉沉三滴。帐影模糊,一点银灯未黑。多少征鸿嘹呖过,但记他、故人消息。悽侧。漫推窗注目,霜寒露白。 脉脉。未堪追忆。想凤楼憔悴,别怀谁识。落叶与西风,又一番萧瑟。泪湿红绵金枕冷,纵有梦、何曾成得。愁寂。怕相思切处,粉云遥隔。 赏析: 《真珠帘·凄凉院宇孤眠客》是宋代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夜深人静之时,词中人独自一人,听着城楼上的时钟报时声
【注释】 1. 满江红:词牌名。 2. 怕杀孤灯:恐怕惊动了孤寂的灯盏。 3. 趁暗里、自家眠罢:趁着夜色,独自睡去。 4. 沉沉、重关深掩:重重关上,深门紧锁。 5. 漏签才下:漏刻(古代计时工具)上的签子刚刚脱落。 6. 寒犬惊嗥花下影:在冷清的花影下,被惊醒的狗儿叫唤着。 7. 飞鼯捎落檐头瓦:被风吹落的屋檐瓦片被飞鼯(一种小动物)叼走。 8. 细听来、不见有人声,心儿怕
注释: 斜日沉,归云散。落尽闲花片。重门深闭,未到黄昏已肠断。窗低函淡月,楼迥闻哀雁。渐看看更静,自把被儿卷。 斜阳渐渐西下,归云逐渐消散。落尽了庭院中那些闲花的花瓣。重重的门紧紧关闭着,还未到黄昏时分就感到心中已经万分难过。我俯身打开窗户,只见窗外淡淡的月光透过窗缝洒进来;登上高楼,远远地听到哀伤的鸿雁鸣叫声。渐渐地,四周显得更加安静,我只好自己铺开被子睡觉。 梦如痴,泪似霰。往事长萦绊
南柯子 髻挽桃儿小,裙拖带子长。阑干斜倚背残阳。风里花枝零乱,不成妆。 假意调鹦鹉,闲情品凤凰。避郎端的又兜郎。便道有时嗔怪,也难忘。 注释: 1. 南柯子:唐教坊曲名,因张泌《枕中记》而得名。此为词牌名。 2. 髻挽桃儿小:用发髻将桃形的饰物(可能是一种簪花)扎成一个小桃子的形状。 3. 裙拖带子长:裙子拖得很长,带子很长。 4. 阑干斜倚背残阳:在栏杆上斜倚着背对着夕阳。 5. 风里花枝零乱
注释: 菱镜蒙上尘埃,兰膏流下泪珠;今年春天已尽,愁滋味深。阶前开了合欢花,床头叠起鸳鸯被。 芳草无情,东风有意;朦胧月色,淡如帘垂地。子规不去唤人归,三更故扰银屏睡。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写女子因春光易逝而产生的伤怀之情。全词以景语开篇,用典入情,含蓄蕴藉。 首句“菱镜蒙尘”和“兰膏泻泪”,是两个典故。据《拾遗记》记载,汉武帝时,赵飞燕有宠,其妹赵合德亦受帝幸,两人美貌无比